179项科技奖出炉!背后有这些“广东力量”
3月2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颁发了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179项。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海洋生态工程专家,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偲2人获得突出贡献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1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05项。
此外,授予伯纳德·莫涅、拉吉夫·库马尔·瓦西里、迪拉克·普利亚达莎纳·多瓦姆佩·加马格、马提亚斯·杜雷尔4名专家科技合作奖。
今年的广东科技奖亮点纷呈,青年科技人才涌现、首次开放外籍科研人员提名广东自然科学奖、企业创新主体更加稳健。
青年才俊创新中坚
45岁以下第一完成人占比34.1%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此次获奖名单中,青年科学家获奖群体引人注目、可圈可点。
2019年度获奖项目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有61人,占比34.1%,其中特等奖项目1人、一等奖项目12人、二等奖项目48人,青年科技人才正逐步成长为广东科技创新中坚力量。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迎军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著名海洋生态工程专家,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偲获得2019年度突出贡献奖。
王迎军在广东生物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工程化等领域努力耕耘35年,在血液净化、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同时建立我国第一个人体组织功能重建产学研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畅通高端成果产业化渠道,有效提高广东医疗器械企业技术竞争力,推动广东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
张偲投身海洋事业近40年,积极推动热带海洋生态工程技术在广东落地应用,并建立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引进或组建了45个核心团队为粤港澳大湾区岛屿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创性科技支撑。
自然科学奖比例历年最高,首年开放外籍人员提名
在2019年度179项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有24项,占比达到13.4%,奖励数量和占比均为历年来最高。
可以说,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充分展现了广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同时,2019年也是首次开放外籍科研人员提名广东自然科学奖。
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西班牙籍研究员米格尔•埃斯特班(MIGUEL ANGEL ESTEBAN BARRAGAN)牵头完成的“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体细胞重编程机制”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项目从攻克再生医学技术核心问题出发,利用人体尿液成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为进一步改进iPS细胞技术、认识干细胞以及发育、分化、衰老和疾病等诸多过程提供了全新思路。项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体细胞重编程领域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方向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显著提升了广东乃至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科技进步奖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累计1054.1亿元
在2019年度179项获奖项目中,技术发明奖有14项,占比7.8%,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也使广东自主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此次科技进步奖共有135项获奖,其成果转化应用后在完成单位新增销售额累计达到893.3亿元、新增利润累计达到136.7亿元,在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累计达到1054.1亿元、新增利润累计达到122.3亿元,充分展现了广东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总数达到123个,占获奖项目总数的68.7%,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稳健。
从牵头项目看,由企业或依托企业牵头完成的有66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6.9%,由高校或依托高校牵头完成的项目有63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35.2%;由科研机构牵头完成的有33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8.4%;由卫生医疗机构(含高校附属医院)牵头完成的有17个,占获奖项目总数的9.5%;企业牵头完成项目数位居首位。
例如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明珠等人完成的“光储空调直流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该项目探索新能源与空调结合的高效供给模式,首创新能源直流供电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架构,解决了光伏、储能、电网和空调集成控制与调度难题,将空调由传统用电设备转变为发储用一体化设备,实现了对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项目研发了8大系列、91款产品,已应用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商业办公、地产住宅、工业生产及国防等多个领域的6000余项工程,近3年新增销售额逾18.65亿元。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唐克坦等人完成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奖项目“三维环境智能感知系统研发及应用”。
该项目攻克了无人系统自主导航过程中的跟踪、定位与避障难题,实现了多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三维图像获取、精准视觉测距、障碍物的检测与躲避、场景语义分割、三维环境视觉建图、路径规划与自主导航等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避障能力的智能无人机,极大地拓宽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使之成为了新型生产力工具,为无人机向各行业的推广起到关键作用。截至2018年底,该项目产品系列合计销售额为95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省外参与项目获奖数比去年增长70%
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港澳机构或人员参与的项目分布于多个领域,参与机构包括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知名高校。
此外,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产业变革前沿,大力吸引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
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有省外单位参与的项目达到68个,占获奖项目数的38%,比去年增长70%。参与项目研发应用的省外单位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湖南等18个省市。
如由南方医科大学、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历经十余年研究攻关合作完成的“肝脏肿瘤新型多模图像诊治核心技术、体系构建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创新建立了基于肝脏肿瘤新型多模图像诊治核心技术的数字智能化诊疗体系,实现了肝癌解剖性、功能性和根治性肝切除术,构建了肝癌早诊早治新模式。该技术已在5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实现了疾病智能化精准诊疗。
2019年度评选出的4名科技合作奖获奖人,来自法国、德国、印度、斯里兰卡四个国家,均长期和我省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向我省引进技术、合作研发、培育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彰显我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如科技合作奖获得者法国籍科学家伯纳德•莫涅(Bernard Meunier),自2012年被正式聘任为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以来,在华建立“伯纳德•莫涅现代有机合成与新药研发实验室”,积极投身于抗阿尔兹海默病新药的设计、合成、药效评价新体系开发的研究工作,受到广东省和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关注与大力支持,为我省培养了大批药物化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
又如,科技合作奖获得者斯里兰卡籍科学家迪拉克•普利亚达莎纳•多瓦姆佩•加马格(Tilak P. D. Gamage),从2005年底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作为中国-斯里兰卡科技合作的先驱者,他推动了“海洋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的在斯建设,推动了中方与斯里兰卡气象局、水生资源开发署、减灾委、高教部等科教单位的合作,并牵线了广东地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地化所、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教单位与斯方的紧密合作。
【链接】
国家科技奖广东摘得50个项目
2位广东籍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今年初公布的国家科技奖中,广东也创下了近年最好成绩、2019年广东科技发展实现新突破。
共有50个项目(含专用项目2项)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为近年来最好成绩,比2018年增长11.11%。广东获奖项目数占全国获奖项目总数比例达到16.23%,再创新高。
其中,我省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有1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牵头完成获奖项目数量较去年有所提高。
而更引人关注的是,2位广东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是94岁的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85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庆存。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黄旭华便是其中之一。
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汕尾海丰县的一个小镇。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等一批人挑起开拓我国核潜艇的重任。为了工作保密,黄旭华像核潜艇一样,整整“深潜”了30年没有回家。
黄旭华常说:“我是客家人,祖籍揭阳,生于汕尾,三个身份缺一不可。”
去年10月,黄旭华来到广州,作为读者代表赴南方日报创刊70周年活动之约,并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这位90多岁高龄的老科学家表示,自己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完成,“我虽然已经退出一线,但责任并没有完”。
另一位获奖者曾庆存1935年生于阳江市一个贫苦农家。1952年,曾庆存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他在苏联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后回国。
20世纪80年代初,曾庆存挑起大梁,任中科院大气所所长。担任所长的9年间,他带领大气所建设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作为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曾庆存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作出开创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