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再出发系列报道①|先试先行,湾区金融互联寻找突破点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1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在香港中环,香港居民陈先生在中银香港中银大厦分行成功开设了内地银行个人账户。

       在深圳前海,香港居民麦先生近日也惊喜地发现,他不仅能用微信香港钱包直接用港元购买广深港高铁票,还可以订外卖及打车。

       在珠海横琴,澳门居民葛帅每周都会驾驶澳门单牌车往返横琴,同期签署的跨境车险保单也让他多了一重保障。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粤港澳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往来更加紧密,跨境金融需求更加强烈,金融融合正在悄然发生和变革。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如何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寻找互联互通的“最大公约数”?广东如何抓住粤港澳金融融合发展机遇?南方日报记者深入粤港澳大湾区调研,寻找答案。

一线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按下“加速键”

       随着横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提速,金融互联互通也随之而来——自通桥之日起,港珠澳大桥收费站全部缴费通道均安装了银联移动支付受理设备,车辆通行费可以成功以跨境人民币业务方式结算,港澳居民使用本地支付工具,司机仅需使用银行卡或手机,便可通过挥卡、扫描二维码或手机NFC等方式支付通行费,实现“一挥畅游通行”。车辆保险方面,也基本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粤港澳三地保险机构互相提供跨境机动车投保便利,跨境车车主可根据入境时间自主选择购买不少于7天到1年保险期限的内地交强险保单,大大提高了通行便利。

       今年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逐步提速,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也按下“加速键”。融合升温的变化,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喜欢前往香港购物的广州白领庞小姐已经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扫遍”香港的各大百货商场、超市。”

       跨境金融的便利背后,是机构看到粤港澳金融互联互通带来的新商机。以跨境支付为例,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支付巨头的布局重点——去年9月,微信香港钱包成为首个支持香港用户在内地使用的香港电子钱包,目前支持在内地近百万商户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差不多同期,银联“云闪付”APP在香港、澳门落地。今年2月,香港支付宝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使用。

       跨境移动支付的加速布局仅是三地金融市场融合的一个缩影。更多的金融互联互通,在湾区融合加速下,推动着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的融合。

       数据显示,这一年三地的融合“破冰”加速。以跨境资金为例,2019年以来, 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银行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额近5500亿元;涉港澳地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累计超700亿元。在跨境服务方面,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银行机构为港澳居民开立个人账户超280万户,为境内居民在港澳开户提供见证服务6.6万户,并推出形式多样的便民金融服务产品。在机构互设方面,港资银行已实现在广东所有地级市全覆盖,粤港合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粤澳共同设立合作发展基金。在利用国际资本方面,广东赴港上市企业超过230家,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互联互通渠道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专家看来,湾区融合加速带来的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推动金融融合的动力。安永亚太区金融科技与创新首席合伙人忻怡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希望依托全球的市场来实现财富管理、资产的增值保值,企业的海外业务也从单纯地把产品销售到海外逐步过渡到进行全球化的产业链和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布局,这对金融服务机构提出了跨境服务、综合跨境服务的需要。

       湾区如何满足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在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原副局长、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白津夫看来,解决之道在于“在大湾区一个架构下,推动粤港澳三个金融体系融为一体。”

       事实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发达、人口结构年轻,内生的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产业加快从数量扩张到高质量发展转型,尤其是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形成,对生产性服务尤其是现代金融服务需求愈发强烈,再加上国家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企业“走出去”速度加快,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了巨大的跨境资产配置需求,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调研

衔接规则的融合发展急需破题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广东金融带来的发展机会,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王建业表示,大湾区的未来就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金融资源,必然带来湾区内经济与金融格局的调整和重构。广东金融是粤港澳金融的一部分,应该顺势而为,发挥比较优势,包括市场辐射、区域协调,金融监管方面的优势。

       事实上,珠三角地区和港澳分别都是国内乃至国际金融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从区域整体看,在“三税区、三法律、三货币”架构下,大湾区内部金融基础设施没有完全联通,征信数据不能互认互享,金融资源自由流动难以实现,制度性成本较高。

       以财富管理领域为例,手头上拥有大量人民币的香港居民,无法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而内地居民投资香港,只能通过QDII、港股通、互认资金等有限的渠道,门槛要求较高。港澳的居民在内地工作,保险理赔同样需要返回当地,因为港澳保险机构目前暂时不能在内地提供直接的保险服务。在跨境资金流动领域,香港澳门有大量低成本资金,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有巨大资金缺口,但港澳资金进不来。

       融合需要不断寻找创新思路。多位接受采访的学者认为,需要从市场准入拓展至准入后营商环境的改善逐步把互联互通不断推向深入。

       尽管目前见证开户功能已初见成效,但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表示,如能解决跨境开户的问题,香港金融机构会有更多机会在整个大湾区发展。

       例如,面对融合的市场,大湾区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深圳银保监局副局长陈飞鸿认为,三地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日常经营行为等方面的沟通是不畅顺的,金融机构在调查的时候会遇到比较高的难度。

     “随着规划纲要的推出,部分痛点已经逐步得到一些解决。”忻怡认为,“但两地不同的金融法律事务规则,才是根本的挑战。”

       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任志宏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面临着世界上其他湾区建设所没有的新情况。“三方需要在法律体系互相找到最大的‘公约数’。”

       澳门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员会辅助办公室主任朱军林表示,大湾区各个城市各有各的优势,应该形成一个合力、形成协同效应。朱军林认为,世界上三大湾区是在同一种货币体系下形成,而粤港澳大湾区情况较为特殊,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尤其是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陈飞鸿进一步表示,应该探索建立包括内地金融监管部门、港澳金融监管部门、广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内,有适当授权、联系更为紧密、响应速度更快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专门议事协调机制,共同研讨粤港澳发展重大问题、会商重要协作事项、防范金融风险。

破题

探索合格金融机构“单一通行证”制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渐次铺开,对于金融业来说意味着未来的空间无限,撬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共同金融市场的杠杆在哪里?

     “从商业机构的角度来说,更希望看到‘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在国家实施金融日益开放、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顺利推进的当下建议相关部门大力推进负面清单制度的建设,真正做到非禁即入。这样将大大有利于业务、产品、服务的扩大和进展。”恒生中国行长宋跃升表示。

       在促进湾区内资金要素的无缝连接上,宋跃升认为,可以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在一些地区、针对一些产品进行先行先试,将某些开放举措从一个城市开始试验,然后逐步拓展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如果其中的风险大大低于可能带来的收益,试验就有继续走下去的可能。”

       对于如何弥合三地制度、语言、法律框架、金融牌照及许可的差异问题,宋跃升认为,需要三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对接和沟通,在不同市场间形成监管措施的互认。“政策和监管机构之间相互认同和协作,实现市场一体化的目标,为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提供政策保障,这是非常关键的利好因素。”

       宋跃升认为,在具体的操作举措上,欧盟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采用‘单一通行证制度’,使得金融机构的牌照和资格在欧盟内得到相互认同。”宋跃升指出,卢森堡作为欧洲的金融中心之一,很多机构包括中资机构都选择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在卢森堡申请牌照之后,可以覆盖整个欧元区。

       任志宏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进一步指出,粤港澳三地可借鉴欧盟版本“单一通行证”做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应该实行‘分步走’战略,单一通行证的第一步是机构的准入门槛上达成一致,第二步是单点突破,从在部分业务链条进行探索,第三步才能放开到货币和资本层面。”

       调研中,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应积极用金融科技解决金融监管的难点痛点问题。三地金融互联互通的加速,对金融监管提出考验。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赖智明提出,欧美国家和香港特区已经在“监管沙盒”这一新的监管机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所谓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是指监管部门为金融机构创新技术及应用提供安全空间进行测试的监管机制。忻怡也认为,通过推动大湾区实行监管沙盒,三方监管机构能够更深入了解在大湾区推出的创新产品特别是牵涉到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的产品,从而准确评估创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或者负面影响,真正实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达到创新利益最大化。

■声音

英国英中商会会长、广东省驻英国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吴克刚:

广东要立足实业优势    推动湾区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大湾区金融业互联互通提速。广东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机会?如何结合已有产业优势利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有序推动三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英国英中商会会长、中国广东省驻英国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吴克刚,探讨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寻找粤港澳金融共振的方式。

       南方日报:广东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机遇,实现金融的新一轮发展?

       吴克刚:从大市场的角度来看,广东要利用香港、澳门发展金融业,有一条基本线是必须要坚守的,就是广东本身在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也就是市场大、制造业强、科技研发强三大优势,如果脱离广东市场所具备的优势而发展金融业,无法做到长远发展。因此,应该利用香港的金融业来为广东的大产业服务,然后顺势再将金融的应用建设起来。

       南方日报:如何找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方向?

       吴克刚:一定要明确粤港澳三地联合起来发展金融业的方向——广东发展金融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外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更活跃、更有分量的角色。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大湾区的金融业应该面向全球,推动广东金融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

       大湾区金融除了服务于广东本身的需求,服务国家的战略外,目的还有走向世界,愿景应该是未来大湾区能否在世界金融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比现在香港所具有的金融业更大的市场。同时,在国际上通过发展过程服务于国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从这个角度来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一定要看世界市场,其目的是为了广东企业能走出去、外国企业能走进来,是为中国进一步的科技研发、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这种全球视野,通过与香港的合作,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长远来看,能跟伦敦、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等全球金融中心连通、看齐,扮演他们扮演不了的角色。

       南方日报:大湾区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多元制度格局,如何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吴克刚:在这点上,英国与欧盟的合作模式——“单一通行证”制度已经非常成熟。

       比如,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后,就不需要到巴黎、法兰克福去设立分行了,可以直接在伦敦为法国、德国的客户提供服务。在共同金融监管的情况下,欧盟构造了共同获利的体制,同时将便利给了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能够在任何一个地方注册后,达到服务整个区域的目的。

     “单一通行证”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将世界总部或者欧洲总部落户于此。这就是伦敦在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的业务量能够远超纽约的关键原因。因为欧盟能够形成整体,在伦敦就可以对接整个欧洲的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推进,是可以试行“单一通行证”的,如在香港的所有或者是部分国际银行可以在大湾区内实行“单一通行证”,那就意味着银行机构不需要到广东来注册银行,却可以在广东进行一定的金融活动。这样民营企业融资、金融科技等具体项目,就可以有一些新尝试,最终能通过资金流入建立起大湾区的金融体制,才是最重要的。

       在协调机制上,欧盟内部有欧洲金融管制协会,每个国家都有代表在机构中,彼此地位是平等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单一通行证”只是意味着获得牌照可以经营,其在监管等方面的规范非常严谨,值得我们学习。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