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呼唤文化作为,广东各大文化单位创新惠民措施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8日 文章来源:南方网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杨逸 宋金绪 周豫 陶明霞 甘子美 通讯员/凌浩翔 刘丹妮 苗苗)7月17日,“南方号·粤文化矩阵”正式启动,首批125家文化单位入驻南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美术馆、广东粤剧院、星海音乐厅、广东歌舞剧院、友谊剧院、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九大文化场馆(院团)作为代表率先上线吸引网友“人气投票”,释放文化惠民大礼包。近年来,广东各地文化场馆纷纷在新媒体方面展开探索,取得不俗反响。在文化惠民服务理念指导下,加上高科技手段参与,深藏库房的文物典藏正在“活起来”,各类惠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全省重点文化单位入驻南方+之际,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广东省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等多位省级文化场馆“掌门人”。

  理念创新

  打造无处不在的服务空间

  南方日报: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方面,贵馆有什么解决民众文化需求方面的心得?

  刘洪辉: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推进广东流动图书馆,目前已建立90座广东流动图书馆;成立了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已在山区学校建有93个阅览室;参与图书馆总分馆试点,为公共文化的全覆盖提供支持。中山图书馆还联合广东的重要图书馆,成立了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融合共享。

  魏峻:从2014年开始,粤博提出“无边界博物馆”的理念,每年精心策划十多场临时展览,不断地推出新藏品供观众欣赏,并积极挖掘馆藏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流动博物馆”让更多粤东粤西粤北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展。粤博去年的进场观众量是182万人次,但流动博物馆的总观众量则达到314万人次。

  南方日报:在让深藏库房的文物典藏“活起来”这方面,又进行哪些探索?

  魏峻:粤博通过互联网推出馆藏资源的公开计划,文物的高清图片正以每年1万件的速度向社会公开,只要是非盈利性的目的,观众都可以从官网免费下载使用。我们还为文物制作三维影像,目前已有500多件文物完成了数据搜集。最终,我们会将这些影像数据公开。

  刘洪辉:中山图书馆的古籍接近4万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100多部,在华南首屈一指。为了让更多公众共享古籍文献资源,我们先后影印出版了《广东方志集成》《广州大典》《清代稿抄本》等系列丛书。在影印出版的同时,我们还加快推进古籍的数字化查阅,特藏文献全文数据库已约整理300万拍的文献,约有150万拍已开放可查询。

  未来布局

  立足大湾区成立文创基地

  南方日报:广东肩负“两个重要窗口”的文化使命,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省级文化场馆将面临哪些发展机遇?

  王绍强:去年“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能够顺利呈现,并且成为现象级、引发区域内社会效应的展览,同时获得国家级奖项,离不开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藏品借调方面,此次展览共展出50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来自全国40多个美术馆、博物馆及藏品机构,其中大部分来自大湾区内各个美术馆以及艺术机构。凭借着大湾区内馆际之间的通力合作,成功地实现了广东百年美术作品的跨区域大动员,这是史无前例的。

  魏峻:粤博一直参与搭建粤港澳文化合作的机制。目前,我们正在牵头与港澳有关博物馆策划一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历史的大展,通过古今变迁展示粤港澳殊途同归、“协同发展”的模式,展览计划将在2020年推出。我们还与港澳的博物馆建立起点对点的联系,通过人员培训、学术研讨会、展览交流等方式加强交流。三地还正联合推出“粤港澳博物馆通行证”,让大湾区的博物馆资源联动起来。

  南方日报:下一步,贵馆还将释放哪些“惠民大礼包”?

  刘洪辉:近年来,我们致力落实全民阅读,特别是满足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前不久,我们为广东盲人借阅“智能听书机”,我们还成立了视障读者服务中心,并在广州市盲人学校设立服务点,每周都会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每年都举办聋哑人朗诵比赛,培训懂手语的志愿者。我们还针对老年读者设有乐龄俱乐部,提供放大镜和部分大字本书籍。在儿童阅读方面,我们也组织了大量的活动,如今年暑假组织的21天阅读挑战书计划。我们希望借此努力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魏峻:粤博将在今年9月推出图书对外公共阅览服务。粤博藏书品质高、涵盖的时间长,收藏各类专业书籍有十多万册之多,另外还有两万多册的古籍。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计划建设博物馆图书开放空间,让观众可以免费利用粤博的图书资源。我们还会把重要资料电子化,供观众自由查阅。

  ■链接

  广东省文化馆馆长王惠君:

  今年将推出网上预约场地服务

  这两年,通过“文化+互联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举措,让更多边远地区的群众能及时看到广东省文化馆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今年,服务网络化工作和数字文化馆建设在不断加快,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二期也正在调试,今年将正式开通在线预约文化馆场地的服务,部分在线课程也将同步推出。

  友谊剧院总经理彭成碧:

  老百姓只花100元就能看好戏

  目前,友谊剧院已经着力打造了四大演出季品牌,包括所有座位都卖100元的“好戏100”演出季,在六一前后推出的、打造高质量儿童剧演出的“友谊剧院儿童剧演出季”,扶持传统戏曲优秀文化的“广东戏曲特邀展”以及以“开心麻花”团队为主打的“喜剧演出季”。值得一提的是“好戏100”项目,在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的前提下,剧场可以把文艺惠民和培育文化市场相结合,做到“薄利多销”,真正做到让更多的观众享受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

  星海音乐厅主任刘莹:

  高端惠民项目培养“软性刚需”

  多年来,星海音乐厅在自营演出这一块每年都会选出5到10部高质量的精品来做惠民项目,“走进交响乐 相约音乐厅”普及系列音乐会已有十三年历史,使几十余万人免费走进音乐厅领略交响乐的艺术魅力。“年度音乐大赏”也走入第五年。这两个惠民项目,一个如“塔底”一个如“塔尖”,中间还有“周日音乐下午茶”“乐聚星期三”等多个低票价惠民演出项目。通过多层次的文化惠民,音乐厅不断培养城市人的文化消费习惯,最终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曾小敏:

  让市民全方位体验粤剧文化

  长期以来,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都以惠民的姿态去面对观众,每年都会举行“粤剧新年盛会”“春节看大戏”“经典剧目青春呈现”等品牌演出活动。今年5月广东粤剧院的“周末睇大戏”项目正式在粤剧艺术中心开锣,今后,逢周五、周六晚上和周日下午广东粤剧院将以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剧场为演出场地,结合“粤剧文化体验馆”的体验活动,打造剧场品牌。今年9月份,完善了多媒体体验区的“粤剧文化体验馆”将以公益模式重新面向观众开放,针对成熟名演员的“个人演出周”、针对不同行当的青年专场等也会陆续按步骤推出。

  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总经理王炜:

  鼓励更多家庭孩子走进剧场

  广东亲子戏剧展和广东国际戏剧展已经举办了两届,而且80%以上的演出都有惠民免费票和低价票,特设“超值套票”供市民选择。此外,自2016年开始举办的“粤港澳青年戏剧交流计划”也在持续运作,大大推动了粤港澳三地戏剧创作、制作、演出以及人才培训。今年下半年,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将和广州市总工会APP合作发放20000张惠民票。

  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广东歌舞剧院在积极打造文艺精品的同时一直践行“文化惠民”,并到韶关等地区进行了多场“2018精准扶贫——文化精品惠民演出”,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也先后走进广州天河中学、珠海拱北中学等地,用文艺活动进行深入交流。除此之外,在运作演出项目时,广东歌舞剧院也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在舞剧《沙湾往事》百场庆典三场演出中每场都会有40%的惠民公益票。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