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公里12家,深圳创新力UP!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这座城市,早已从曾经的小渔村崛起为全球瞩目的“创新之城”。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稳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这不仅是数据的胜利,更是深圳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
硬实力:高企密度全球领先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过去四年新增6000多家。这意味着,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分布着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企业并非“虚胖”,而是凭借核心技术在各自赛道上占据制高点。
每平方公里12家,深圳创新力UP!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贝腾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郭应辉在接受《“港”清楚》节目采访时表示,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城,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在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凭借核心技术,得到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软环境:创新生态滋养全球资源
深圳的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独角戏,更是一场生态的协奏曲。技术可以变股份,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爆款产品;高交会、知识产权市场让创新资源如活水般流动,不仅滋养大湾区,更吸引全球目光。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指出,深圳的创新生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不断优化政策、吸引人才、完善链条逐步构建而成。这种生态,不仅让企业如鱼得水,更让创新者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当前,深圳正以制度创新突破要素边界,政府“搭台”与企业“唱戏”的协同效应持续放大,力争让每个创新的种子都能找到生长的阳光雨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上一篇:国务院3月重要政策[ 04-21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