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飞“5”大湾区丨让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大湾区搏击科技浪潮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3日 文章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5周年。在这个里程碑时刻,南方网从宏观发展、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优质生活圈、重大合作平台等大湾区重点工作领域开展深调研,推出系列报道,记录大湾区建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机遇,致敬伟大新时代。

2月1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科技”成了热词。面对滚滚而来的科技浪潮,大湾区迎潮而上,驱动生产力向新发展。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5年来,大湾区积极构建以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两点”和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两廊”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强化粤港澳创新合作,不断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大湾区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抢占创新策源地

构建高能级科研平台

欲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湾区正构建高能级科研平台体系,抢占创新策源地。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副主任梁天骄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发言中提到,过去一年,散裂中子源装置运行超过5000小时,完成课题数量376项,成果产出远超国际同类装置同期水平。

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成果丰硕,集聚效应显著,为大湾区基础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

“过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布局在内陆城市,随着大湾区建设加快,大湾区积极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接受南方网采访时表示,目前已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大湾区。

深圳鹏城实验室在智能算力互联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图为鹏城实验室南山区留仙洞总部基地。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龙头”,大湾区科研平台建设逐次铺开,为前沿科学研究添动力。

在科学实验领域,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先后落地并实现全面入轨运行,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形成梯次衔接、主体多元、特色分明的实验室体系。

在技术创新领域,大湾区建设新型储能等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纳米智造、生物制造等3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质运行,打造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目前,以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正加快构建,带动大湾区科研人员、经费规模、成果产出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职在粤工作院士194人,较2019年增加105人,全省研发人员超过130万人,占全国近15%。较2018年,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46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了0.61%;专利授权量83万余件,增长超过75%,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

现如今,大湾区原始创新能力、科技攻关能力不断提升。广东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已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广深港科技集群连续四年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位。

机制创新

让粤港澳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联通粤港澳三地科研力量,才能实现大湾区科创效能1+1>2。

1月26日,“河套香港园区在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功能作用研讨会”在香港举行,两地专家深入讨论跨境科创合作的难点堵点,共商发展。类似的合作对话在大湾区屡见不鲜,反映着大湾区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努力。

在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林玉凤看来,“一国两制”、三种法律、三个关税区,是大湾区独一无二的区位特点,赋予了大湾区科技创新国际视野,也为跨境科研合作带来挑战,只有搭建粤港澳三地联通的合作机制,才能最大化科研合力。

“机制创新是最主要的,过去五年粤港澳大湾区把规则框架搭建好,不断扩大三地合作空间,让人员资金数据都流动起来。”林玉凤说道。

粤港澳科研要素自由流动。图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5年来,大湾区密集出台多个专项政策,促进人才流动。包括实施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出“优粤卡”、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为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就业创业等领域提供全面支持。目前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等6类内地人才已有1.9万人办理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丁焕峰认为,科学发现是一个世界性的行为,不跟世界上最顶级的科学家有良好的信息交流,不跟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人才沟通,就做不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依托港澳的国际化环境,大湾区可以发挥这个优势。

人才跨境带来思想碰撞,科研资金跨境有助于思想火花成真,这在大湾区已实现了突破。2019年,广东省出台相关规定,建立跨境科研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允许省财政科研项拨付至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和省内单位。截至2023年底,省、市科研项目财政资金跨境拨付已超3.7亿元,惠及十余所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

对科研合作同样重要的还有科研样本、科研数据等要素的跨境流动。目前大湾区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先行先试,推出简化科研样本出入境等试点政策,并支持建设国际数据专用通道,更大范围的科研要素境内外自由流动将逐步成为现实。

畅想大湾区未来,林玉凤十分乐观,“新的政策在不断出台,期待未来三地科研创新合作不断加强。”

重在转化

发挥产学研协同独特优势

以新提质,重在转化。大湾区发挥产学研协同优势,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驱动新质生产力。

在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举办的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上,5G远程操作的手术机器人、喷墨“打印”OLED的神奇设备......种种产业科技融合“黑科技”让人应接不暇,折射出大湾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

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将成熟的科研项目孵化为企业,项目团队“入则研究员,出则企业家”,是大湾区成效颇丰的一种产学研模式。

与传统“实验室出成果-找企业转化”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科研团队研究方向由市场决定,科研与产业不再“隔一层”,提高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季华实验室大功率半导体装备研究部负责人伍三忠的经历是该模式的缩影。

伍三忠团队研发的碳化硅高温外延装备,解决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器件生产用关键工艺装备的“卡脖子”问题。

​为解决团队在成果转化时的难题,实验室以季华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为团队孵化科技企业,孵化季华恒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帮助设备投产并实现了批量销售。目前,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估值达5亿元,并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季华实验室折射大湾区产学研协同崭新趋势。图为航拍季华实验室二期建筑。

除了帮助科研团队孵化科技企业,推动跨境科研合作也是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法宝。

2019年,广东省推出《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允许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申报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内地科研合作。在此利好下,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珠海澳门大学科技研究院等跨境研究院陆续在大湾区创立,港澳高校围绕微电子、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优势科研领域与珠三角企业进行成果转化。

目前,大湾区已建成34家国家级和7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逐渐成型,大疆无人机等港澳重大科研成果在珠三角顺利转化落地。

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创新,大湾区还提出在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产业中试转化基地,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前沿领域着手,加快从研发到工程化的中试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科技浪潮滚滚来,湾区弄潮涛头立。“大湾区追赶世界一流湾区,科技创新迈步最大。”朱伟表示。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时不我待。未来,大湾区定将进一步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撷取高质量发展的“科创之花”,加快实现“一点两地”新使命新任务。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