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如何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广东制造业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开工,第一年就拿下60多万元港币外汇。

202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M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数吨水从天而降,引得在场观众阵阵欢呼。

来料加工,靠的是汗水;自立自强,拼的是创新。

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是因循守旧,还是向上突围?是“拿来主义”,还是掌握核心技术?答案已然揭晓。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制造业由大变强,关键靠创新,难点也在创新。制造业当家,创新的底气何在?今天的南方读+带你解读——

平台+企业 

千军万马奔腾在创新丛林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广东用事实证明,冲破制造业发展的“天花板”,要靠创新。

一个个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平台,是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神器”。

东莞松山湖,荔枝林郁郁葱葱,“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就在其中。

散裂中子源,简单来说就是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探明材料的“内伤”。

因此,诸如手机芯片、显示屏以及高端装备动力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其面前显露无遗。

探索前沿科学问题的同时,大科学装置也为高技术制造业带来强劲动力。

另一边,坐落在佛山的季华实验室,最初便是为制造业创新发展而生。

季华实验室“90后”海归博士魏晟,就曾帮助一家家电龙头企业破解了多种电路板高效自动检测的难题。

“广东制造转型进程中,新科技、新技术正加速应用。”省社科院原院长王珺说。

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广东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更足。

勇于“挑大梁”、敢啃“硬骨头”,深圳比亚迪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最初的充电电池生产商,到民族自主品牌燃油汽车的生产,再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比亚迪冲破重围,跑出新能源汽车的“广东速度”。

“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一路走来,比亚迪收获满满。

 “只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实现快速发展。”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强调。

“神器”助攻,勇攀高峰。

广东,千军万马在创新丛林奔腾。

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

制造业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在于人才。

大学,是科技与人才的重要交汇点。广东深知,支撑制造业发展,必须在高等教育上下功夫。

比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供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

建设广州大学城、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高等教育“冲补强”……广东一面拓展办学空间,一面提升发展维度。

本科高校、公办高职院校21个地市实现全覆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65%,每年输出数十万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发展如火如荼,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比如,从“象牙塔”走向车间,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在广东工业大学,刚成立不久的集成电路学院“牵手”华为、粤芯半导体等30多家企业,协同培养集成电路复合型创新人才。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要实现无缝对接。”曾在知名企业工作25年,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有感而发。

在制造业重镇佛山、东莞、中山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带着学生一起扎根企业一线,直面产业难题。

“只有到车间实操,知识才能转化为可见的成果。”短短半年成功申请三件专利、发表两篇论文,汕头大学学生黎达有深刻的体会。

行业出题,校企答题。

打通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广东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知产”变“资产”

“专利”变发展“红利”

当前,广东制造业换挡升级,产业转型提速,一大批企业纷纷加快了科技研发的步伐。

然而,摆在企业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资金。

对科技型制造业企业来说,从产品研发到技术推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缺少资金的支持,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粤芯半导体,便是那个“幸运儿”。

5年前,位于广州的粤芯半导体横空出世,因填补广东芯片生产的空白而被寄予厚望。

手握技术的粤芯半导体,背后是一个近30家机构组成的“超豪华”投资人阵容,为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昔日的初创企业,如今已是“超级独角兽”,粤芯半导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一家专注于模拟芯片领域,以及进入全面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

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得到资本的青睐。

位于佛山高明的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就有过融资困难的经历。

“我们最大的财富是多年研发积累下来的专利技术,但银行还是习惯问有没有‘砖头’。”汇百盛总经理梁建冬苦恼不已。

不问技术问资产,原因何在?根本问题还是银行融资的供需不匹配。

因此,建立适应高新科技企业的全新授信体系,势在必行。

建行广东省分行,率先打出头阵。其全国首创的“技术流”评价体系,首次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要素纳入评价系统,率先从信用评定方面对科技型企业作出倾斜。

更多的银行机构,也纷纷入局。

信用、动产质押、股权质押……多种形式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弹药”。

从过去的认“砖头”,逐渐转向认核心技术、生产专利,诸如汇百盛等企业的融资难题也迎刃而解。

变“知产”为“资产”,化“专利”为发展“红利”。

在广东这片制造业创新沃土上,金融创新没有止步。

扎根制造业沃土 

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40年前,中国的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所接触的法律专业辞典没有这个词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曾这样描述我国知识产权起步的“一片空白”。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逆全球化抬头的形势下,稍有不慎便容易遭受跨国企业的“伏击战”。

比如,京信通信就曾“吃过亏”。彼时,京信通信海外市场份额进入全球第6名,却遭遇欧美两家通信行业巨头的层层“围堵”。

为此,京信通信团队在国内外来回奔波,终于拿到外国专家的15组证言证词,取得胜诉。

今时不同往日。从被动应战到主动维权,越来越多的广东制造业企业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因一家瑞士公司涉嫌侵犯已授权专利,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瑞士一家公司告上法庭。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凭借深厚的专利积累,捍卫国产集成电路企业的荣誉。”泰斗微电子声明。

“吃过亏”的京信通信,近年集团研发投入占比超过9%,还专门设置法务与风险管理部统筹管理知识产权工作。

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知识产权重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佛山市顺德区等多个县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广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逐渐迈上新台阶。

自主创新之路,知识产权为伴。

扎根制造业沃土,知识产权为广东制造保驾护航。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人才、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推动广东制造业“破茧蝶变”。

挺起科技“脊梁”,广东制造业未来可期!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