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大湾区城市破题:城市更新,如何“更”,怎么“新”?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5日 文章来源:大湾区之声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接受大湾区之声记者专访,通过聚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接受了大湾区之声记者专访,通过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与成功案例,解析城市更新进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经验借鉴:湾区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及独到之处

城市更新,已然成为城市建设新的大趋势,从大城市到小县城,均将城市更新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下,面对城市更新的复杂性,如何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城市发展赋能,成为当下亟需关注破局的命题。诸多挑战,可以从大湾区城市更新实践的成功案例中,去借鉴思考。

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老城新变,在重塑中焕发新活力必不可少。秦虹介绍,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的改造历程为例,有三个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从理念上,注重在更新中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强化和塑造地方特色,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从规划上,开展精细化的城市设计,全面杜绝大拆大建,重视保护修复、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及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类建筑,促进建筑风格与历史文化的古今融合;

从技术上,重视以“绣花”功夫对城市空间“微更新”,对更新片区采用“小切口、深层次、渐进式”的思路进行局部升级改造,通过合理的功能置换、特色文化场所塑造,增强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做到引人、聚人、留人。

深圳市的城市更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过非常著名的案例,如田贝新村、天安云谷、大冲村、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头古城等。秦虹表示,深圳是我国最早推动城市更新实践的城市,最早出台城市更新立法、规划的城市。

秦虹介绍,由于深圳市国土空间规模较小,深圳的城市更新有其特殊性。自2012年开始,深圳率先进入以存量土地供应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即存量土地供应规模开始超过新增土地供应规模。2016年,深圳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领域“强区放权”改革,明确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审批职能分工,将改造模式从过去的以拆除重建为主,逐步向综合整治推进。

多元探索:建好交通设施 助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发布以来,具有湾区特色的城市更新多元路径正在形成。其中,交通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成为提升“湾区”城市功能、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保障。

秦虹表示,以港珠澳大桥、车陂隧道、深中通道为代表的交通基建,有利于支撑湾区经济流量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如果与城市内的快速交通网络相对接,将极大地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湾区层面来看,交通基建可以有利于按照不同区位优势,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城市层面来看,交通基建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价值重构,实现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和土地高效利用,按市场规律促进高效产城融合;

从社区层面看,交通基建有利于促进职住平衡,缓解交通压力,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居住布局,提供更高水平的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所以这些,也是城市更新要达到的目标。

重要启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三点建议”

关于统筹城市建设管理,落实城市更新行动,秦虹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提高认识。2015年12月,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提出,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要坚持集约高效发展方针,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重新规划。建成区终将变成老城区,因此,建成区原有的规划需要在新时期进行优化调整,如增加文化、幼教、养老、休闲等设施,在新增加的交通枢纽周边提高容积率,来满足城市消费需求等,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政策支持。在城市更新规划的指导下,出台针对存量建筑改造模式的一系列具体政策。例如,原建筑用途能否改变,改造旧建筑的土地使用年限能否延长等,这些具体问题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加持,城市更新才得以走实走远。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