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举世瞩目!这座伶仃洋上的“珠穆朗玛”,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8日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2018年10月23日,横跨伶仃洋、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桥开通仪式时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这项举世瞩目的桥隧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也是内地和港澳之间重要的交流纽带。港珠澳大桥将在促进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加速器。近日,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请他讲述这座“超级工程”的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是如何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的。
建设故事
港珠澳大桥建设“就像在海上搭积木”
如今年过60岁的孟凡超退而不休,仍在从事自己热爱的桥梁勘察设计研究工作。作为孟子第七十四代孙,他深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凡超与桥结缘已逾40年,而港珠澳大桥就耗费了其长达15年的时光。他用“神圣”和“崇高”来形容港珠澳大桥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能够亲历这项世界超级工程,是很多专业人梦寐以求的。对我来说同样如此,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我从业几十年的积累和成长,似乎就是为了港珠澳大桥。”
2011年9月11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振沉成功。(新华社发)
●可行性研究耗时6年,避免打破珠江水系稳定
200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粤港澳三地政府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2004年初,孟凡超带领团队承担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作为世界首座跨越和连接三种不同社会机制体制的超级交通通道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是一项庞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的中小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是一两年时间,而港珠澳大桥耗时约六年。
在前期可行性研究的几年中,孟凡超归纳提出了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四大挑战:工程技术、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建设管理。
在风大浪高的珠江口修建港珠澳大桥要克服很多难题。按要求,大桥的阻水率要控制在10%,尽量减少对珠江口的天然泄洪排水产生影响。这对于要修建多个人工岛、几百个桥墩的港珠澳大桥来说并非易事,一旦失误,可能打破珠江水系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但是孟凡超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他始终认为,在大自然面前,建设超级工程要顺势而为,顾及诸多方面的诉求。10%的阻水率要求人工岛要压缩到最小,几百个桥墩承台要全部埋到海床面以下,这项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意味着要在海床底下开挖数量众多的桥墩基坑。
说到施工安全,伶仃洋海面上,一天4000多艘船舶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穿行,如果施工人员千军万马下海必然会与如此大的海上交通量起冲突。同时,每年有台风在珠江口登陆,势必影响海上作业安全。据孟凡超及团队估计,从气象条件来讲,港珠澳大桥海上每年的窗口作业期只有半年,其他时间都将受到风、浪、流的影响。环境保护也是他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港珠澳大桥线位穿过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必须减少对其栖息地的侵占和干扰。另外,由于涉及内地、香港、澳门不同的机制体制,港珠澳大桥在建设管理上也存在挑战,需要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2016年6月2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合龙。(新华社发)
●前期论证演练一两年,现场安装一座塔只用9小时
也正是在破解这一个个挑战的过程中,孟凡超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四化”建设理念。宗旨就是提高大桥建设的工业化水平,所有大型构件全部在工厂完成,再运抵海上安装。这也是为什么孟凡超形容港珠澳大桥建设“就像在海上搭积木”。
这样流水线、标准化的作业方式,使建设整座大桥的每一个流程、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从而保证了港珠澳大桥的高质量,同时也可以大大地缩短工期。比如三座海豚塔的安装,前期在基地已经进行了一两年的论证、模型演练等,每一个操作流程都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考虑,因此现场安装一座塔只用9个小时。总之,因为“四化”建设,港珠澳大桥工期整整缩短了2年。
图片
 
2017年7月4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历经15年的建设,它创造了400多项专利、多项世界之最。有人把港珠澳大桥称作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而在孟凡超看来,港珠澳大桥是科学技术集大成之作,是“工程+艺术+文化”的融合体。“这座大桥不是简单的工程,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孟凡超告诉记者:“大桥的文化元素主要体现在‘风帆’‘海豚’‘中国结’三种桥塔上。其中2座‘风帆’塔寓意扬帆起航;3座‘白海豚’塔取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座‘中国结’塔寓意粤港澳三地携手共进、永结同心。整座大桥因地制宜,与当地的海洋文化、地域文化相得益彰,从而成为伶仃洋上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图片
 
建设者说
科技强国要有自己的“梦之队”“国家队”
孟凡超至今还记得,大桥通车运营时,习近平总书记跟大家一一握手。“总书记说为我们的成就感到自豪,希望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
“大桥建成之前,我们还不敢夸口。当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大桥建成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高质量超级工程,我们就有了十足的底气。”孟凡超表示,“关键技术是不可能买来的,买来的东西就不是自己的,科技强国、创新强国是买不来的。超级工程、国之重器、科技强国、创新强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梦之队、国家队,必须要有一颗自立自强的大国之心,必须要有自己的全技术链、全装备链、全产业链。”
孟凡超相信,港珠澳大桥将成为内地和港澳之间重要的交流纽带。“港珠澳大桥的重要作用在于构建大湾区同城化、一体化,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加速器,”他认为,港珠澳大桥的诸多顶尖技术,使我国基建技术提高了一个等级,并可以应用到其他工程。“这座大桥是我职业生涯的新高度,当然不是最高的高度,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没有终点。我还想继续做一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行业,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
现场体验
出口平均整体通关时间仅36秒
3月16日13时许,一辆装载着8万台脉搏血氧仪等医用设备的粤港澳三地牌货车驶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由于这批货物在仓库装车时就已进行“提前申报”,货物一到口岸,企业就收到了海关的放行通知,经口岸“一站式”验放系统自动验放,几分钟便完成了通关。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珠海高新区内,其产品出口欧美多个国家,由于航班时间等原因,货物经常选择凌晨通关,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前往香港机场搭乘国际航班。“现在从港珠澳大桥走,从出库装车到运抵口岸通关,2小时就能完成,非常快捷。”据该公司总经理周国军告诉记者,港珠澳大桥海关“提前申报”等便利措施,叠加大桥24小时通关的优势,现在该公司的货物大都优先选择从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口。
“从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率均达到99.9%以上,企业普遍反映‘好用’。”港珠澳大桥海关综合业务一科马少伟科长说。近年来,拱北海关连续出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其中“提前申报”就是优化通关流程的改革举措之一。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海关还大力推行“广东陆路快速通关模式”和粤港、粤澳“跨境一锁”“绿色关锁”等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叠加应用升级改造的货车“一站式”车辆验放系统,大幅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实现通关效能和通关体验“双提升”。据悉,今年1-3月,港珠澳大桥海关出口平均整体通关时间为36秒,进口为0.55小时,较口岸开通初期分别压缩了8成以上,在全国口岸名列前茅。
 
图片
 
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
重器档案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可抵御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建成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由约3小时缩短到约45分钟。
创多项世界之最: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世界最大难度深水无人对接的公路沉管隧道
世界综合难度最大跨海大桥
世界最长钢结构桥梁
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
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