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睇两会”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港澳代表、委员积极提建议献良策
2022年全国两会圆满召开,“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六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为新发展阶段中的大湾区建设擘画了美好蓝图,为粤港澳各界增添了强劲的发展信心。为更好地汇集粤港澳三地代表、委员关于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建议,《南方日报》联合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澳门日报,共同开设“湾区睇两会”专栏,由我会推荐多位港澳理事接受采访,凝心聚力促合作,共商共议谋发展。
打造湾区发展新高地
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马有礼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中央交给粤澳两地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对世界的一个承诺。”务实推进横琴合作区建设,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及时制定落实在顶层设计方面涉及的法律法规,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应该继续保留,依法依规推动实施,如“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创新跨境金融管理,单牌车入横琴等政策。他说:“这些问题解决好,由此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及建立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等深层次问题也会得到有效解决。”
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康泽工商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廖泽云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有力支撑。”他建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立法经验,从国家立法层面为横琴推进制度创新、体系改革提供法律基础,赋予合作区明确、有效的法律规范,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崔世昌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合作区的建设,为澳门年轻人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我希望他们能积极跳出‘舒适圈’,多到内地参观访问、交流学习,可以通过实习之类的机会,率先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见识产业、技术的发展程度,了解针对澳门居民到当地工作、学习的优惠政策等,为将来的发展积累优势、打好基础。同时,用好澳门的优势以及国家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助力澳门充分发挥国际桥梁的作用,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贺田工业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贺定一长期关注横琴与澳门的合作发展。她表示,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迈向琴澳一体化发展攻坚期,一些涉及澳门与内地制度障碍的范畴,亟须由国家层面立法赋予横琴合作区更大的改革创新自主权。因此,她建议,出台支持横琴合作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推动横琴合作区民生事业发展,更好拓展澳门居民优质生活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会计专业联会会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容永恩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产业活动不断增加,将带动区内企业及个人对包括会计在内的专业服务需求逐步上升。她说,粤澳携手加强专业服务的制度对接,就会计专业界别而言,建议在短中期透过先行先试的形式,加快规则制度的建设及衔接;长期则推进会计专业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使其成为支撑横琴合作区发展、助力澳门经济产业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法律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澳门区顾问黄显辉认为,完善合作区的协作立法共商机制,有助于推进横琴与澳门有关体制机制衔接和联通融通。他建议积极善用共商机制,充分发挥粤澳双方联合组建的合作区管委会优势。同时,加强两地法律研究力度,组建粤澳两地专家委员会或顾问团体,支持合作区的规则、制度与澳门衔接的研究工作。
深化粤港澳科技与金融合作
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林建岳表示:“创新科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大动力,在发展创科上香港与内地可以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他建议,希望中央支持港深合作发展“新田科技城”,与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起,构建更具规模的创科产业区,带动更多内地及国际科研机构、科创企业进驻,打造港深创科“小硅谷”和年轻人初创发展园区。
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蔡冠深建议,把香港打造成数字丝绸之路超级枢纽。“香港科研能力具有优势,也是世界上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同时具有国际化优势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他建议,国家支持以大湾区为试验田,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人才库和庞大市场,来推动数字化转型及业务发展,探索经验,为监管机构提供制定共同政策和措施的尝试;支持香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以东盟为更大的数字经济试验场,协助各国克服地理和技术障碍,减少法治和社会政治障碍;在人才、资金和信息流动方面,支持香港成为“数字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数字门户,最终可打造包括云端数据中心平台、数字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以及数字国际金融中心在内的各种平台。同时,他指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科技企业持续创新的保障。他建议打通香港与内地市场的资金循环,具体包括:降低QFLP申请门槛;在深港两地率先开展“创投通”,设定一定的额度上限,让香港创投资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在两地自由兑换调动;在大湾区先行试点“新股通”,增强两地IPO市场的融资能力,也可让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通过认购彼此市场的新股,分享新经济企业IPO的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商联会会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何敬麟表示,可以在澳门推动融资,以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加大对创业者、初创企业和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同时澳门与广州亦可通过城市项目合作,构建投融资平台,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成为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助力澳门通过金融产业,为高科技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他期待粤澳之间形成更多金融合作,建议加快推动广州与澳门间的金融产业合作,以澳门和横琴为基地,创新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现代金融产业,切实服务并助力广州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实现大湾区经济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降低澳门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支持澳门、横琴吸引全球一流私募投资机构落户,助推澳门和横琴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市场;放开境外人才从业认证,开展国际资产管理人才从业准入、跨境履职等试点,支持穗澳两地联合开展金融人才培育和管理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黄锦辉表示:“香港在科研和金融上的优势,对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加快区域创新而言十分重要。”他认为,虽然香港与内地的科创产业对接工作持续推进,但在落地执行层面仍面临不少“大门已开、小门未开”的情况。建议要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可适当简化驻港国际科创公司派遣员工到内地工作时的通关手续;适当降低香港本土零部件入境关税,提高科创产品成果竞争力,促进更多香港和内地合作的科研成果落地及助力大湾区工业转型升级;拓宽内地产品的认证渠道,利用香港在检测认证方面的优势,助力大湾区成为“国际检测认证中心”。
共享发展机遇,共创湾区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高翘顾问有限公司主席、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龚永德建议从税务、社保体系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他建议明确详释内地人才在港工作期间的税务居民身份判定情况,以及他们应遵守的纳税义务,让更多内地赴港人才可充分了解有关政策,并透过解释政策让部分赴港人才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帮助香港企业吸引更多内地人才到香港工作。此外,他也留意到,香港居民在内地就业,若用人单位是内地机构,则香港居民应按照内地相关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障金。然而,相比于香港的强积金供款,内地的社保每月缴纳额较高,还存在内地养老保险的提取以及跨境使用、住房公积金跨境使用等问题。因此,他建议创新社保体系,为香港居民在内地就业提供政策便利。
注:以上文字摘选自《南方日报》“湾区睇两会”系列报道,图片部分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