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仲翘:大湾区是我医生梦的起点
湾区新青年
早上7时半,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6楼的一间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请问你叫咩名?知道你今日做咩手术吗?放松D,一阵眼训就训觉,训醒手术就做完啦……”来自香港的麻醉科医生莫仲翘站在病床边,细致地向病人交代手术事项,并安抚病人情绪。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中”的红灯亮起。
莫仲翘与同事一起做手术。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10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莫仲翘不禁呼出一口气。他从手术服的口袋中拿出手机,翻看着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新闻,同时也关注着家庭通讯群里香港家人发来的信息。看到广东第一批内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学专家组抵港的新闻,他不禁回想起了2020年那个难忘的春节。
当时,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除夕夜值完班的莫仲翘刚回到香港,正打算与家人享受春节团聚的幸福时光,手机里收到了来自医院的信息——疫情严重,随时待命。还没来得及把行李全部拿出来,他就在大年初三回到了工作岗位,随后更毫不犹豫地答应进驻重症监护室(ICU),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病人。
2020年初,莫仲翘(左)进驻广医一院重症监护室,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病人。受访者供图
“2003年香港暴发‘非典’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如今我作为医生能到一线参与抗疫,当时既觉得肩上突然扛上了重任,有点紧张,又为能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感到高兴。”莫仲翘说,很多人都知道,在手术室里,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能为患者治病;但其实,麻醉医生也是很重要的存在。“在手术过程中,我们要全程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确保其稳定、安全,就像有句话说的——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正是这种希望能“守护生命”“救人一命”的理想,让莫仲翘在香港的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到广州学医,并在2017年成为广医一院的麻醉科医生。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民生领域市民待遇全面落实,莫仲翘也作为一线抗疫医务人员通过考察入编广医一院。
“入编以后,我在工资、医疗、退休保障等方面都可以享有本地市民同等待遇,融入感和归属感都更强了。”与此同时,业务能力出色的莫仲翘在医院的职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也开始承担更多的重任,接受不同的挑战。如今,他担任着科室12名实习医生的班主任,今年4月还将参加主治医生考试。
莫仲翘(右)时常约上同样来自香港的师弟们一起在广州游览。受访者供图
工作之余,莫仲翘越来越享受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生活:时常约上同样来自港澳的师弟师妹一起打保龄球、聚餐;带上居住证就可以和内地朋友一起说走就走,搭上高铁畅游祖国各地……他希望等疫情过去后,可以带妈妈过来,还计划着在广州置业,落地生根。“不仅香港是我家,如今广州也是我家。”
■对话
大湾区职业发展空间大
港澳青年可享同等待遇
南方日报:你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怎样的想象?为什么选择来内地学医?
莫仲翘:我从小在香港长大,在大部分香港人的眼中,“医生”是很受人崇敬的职业。尤其是经历过2003年“非典”,我看到很多医护人员非常努力抗疫,甚至作出了很多牺牲,带给我很大的感触。我也想做一个救死扶伤、帮到许多病人的医生。曾经我觉得这个梦想有点遥不可及,因为在香港,大家好像都觉得只有考第一、尖子生才能被医学院录取。2004年中学毕业后,我选择了来广州暨南大学求学,入读了六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后来又读了三年研究生,专修麻醉专业,毕业后入职广医一院,成为一名麻醉医生,终于圆了我的梦想。
莫仲翘正为病人注射麻醉剂。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南方日报:为什么会选择修读麻醉科?你如何理解“麻醉医生”这个角色?
莫仲翘:我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是“幕后英雄”,哈哈!在很多人的心里,医生就是拿手术刀、开药给病人、治好患者的病;但其实麻醉医生在一场手术中也是很重要的存在,默默地守护着病人的生命,不过病人可能连他/她的正脸都没见过。(笑)我觉得一场手术就像一趟飞行,从我们为患者注射麻醉剂时开始,就要确保安全“起飞”。在“飞行过程中”,我们要全程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当病人情况不稳定时要适时用药,调整好身体状态,为主刀医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手术空间;手术顺利结束,病人苏醒情况良好,这趟飞行才算是“平稳降落”。
手术室里,莫仲翘正认真地监视着仪器,确保病人生命特征正常。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南方日报:你曾在广州参与了一线抗疫工作。当时有什么经历,令你至今仍印象深刻?
莫仲翘:收到医院发来让我们“随时待命”的信息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想着这个病毒“杀到埋身”了。医院要抽调人手进ICU时,我心想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受苦,希望用自己多年所学去帮助大家,所以当然是义无反顾地上啦!当时送来我们医院的都是比较危重的病人。ICU里许多病人都插着管,或者用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我刚走进去的几秒钟,真的很紧张,担心自己会做得不好。不过很快就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名病人情况危殆,要做开胸止血手术,我们持续六七个小时监测着他的生命体征,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后看着他慢慢好转,最终顺利出院,真的特别开心!这段在一线参与抗疫的经历,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磨炼机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变得更加沉着冷静、深思熟虑。
手术室里,莫仲翘正认真地监视着仪器,确保病人生命特征正常。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南方日报:从读书到工作,你在广州已经生活了18年。你觉得在这边的生活怎么样?
莫仲翘:这些年我感觉变化挺大的。我本科刚毕业的时候,也出来找过工作,当时因为自己的香港身份,入职公司时手续比较繁琐;以前坐高铁,也要先拿着回乡证去排队领实体票。但是这些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我们港澳人士在这里工作、生活越来越便利,能更多地享受到与内地朋友一样的待遇。例如我在医院能入编了、坐高铁可以直接刷居住证进站了。在工作上,我觉得自己在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因为内地人口众多,自然地我们能接触到的病例、病种也更多,有助于年轻医生积累更多经验。我所在的医院拥有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这里我能接触到比较先进的医疗技术,也能学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例如难度较高的肺移植手术,我在入职广医一院的第一年就有机会参与。得益于医院对我的细心栽培,去年我参与了我们医院约1/5的肺移植手术。
教师节时,莫仲翘(右一)和同事收到了实习医生们送的礼物。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新的期望或规划?
莫仲翘:短期来说,今年4月我要参加主治医生考试,希望能顺利通过。目前我还担任着科室实习生们的班主任,希望能带好、教好我亲爱的“学生们”。(笑)因为医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职业,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不像电视剧拍的那样,几句话带过就能治好一个病人,当中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长远而言,我会继续扎根广州,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争取评职称、多做课题,不断提升医术水平。另一方面希望香港的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与内地恢复通关,我可以接妈妈过来,我也争取早日在广州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