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粤港澳资讯>粤港澳资讯 > 正文内容

为打造全球科创高地建言!“湾区科创峰会”的大咖们这么说……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 点击数: 字号: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其中,《规划纲要》强调,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达到两位数,以数字经济相关制造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35%,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12月7日,“科创梦想+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在广州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规模的高端科学交流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主议程下的特色活动,峰会聚集了来自粤港澳三地、产学研三界的专家学者和科创企业代表,就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建言献策。

大湾区科学论坛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发起,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为指导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开幕式将于12月11日举行。峰会是大湾区科学论坛的先导活动,旨在搭建中小科创企业交流和发展平台,推动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

当好“科创排头兵”

近年来,全球各大湾区都在加速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变革的顶峰高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以均衡发展型数字经济为牵引,背靠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基础,在国际各大湾区中获得了独特科创位势。

既有众多优秀创新企业及良好的科创生态,又在教育科研领域拥有突出资源禀赋优势,再加上完整的产业链基础,各方合力成就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湾区中“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独特科创位势。

但同时,相较于其他湾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大国博弈、数字经济浪潮和湾区竞争,粤港澳大湾区仍在赶考的路上,如何成为全球顶级科创湾区,交出新时代的答卷?

可以看到,作为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当前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都在以最大力度打造全球科创高地。旧金山湾区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牵引,在科研和数字领域有着显著优势;东京湾区集中了日本70%以上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成为日本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作为全球金融和文化中心的纽约湾区,也将科技作为应对全球竞争的关键词。

“中国的科技创新何去何从?”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用三个问题回答了这一命题:中国的科技创新应该做什么?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当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科技龙头企业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其他世界级湾区还存在一定差距。”樊纲认为,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快我国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针对如何使大湾区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问题,樊纲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开放创新共振,发挥好港澳的作用,建设国际化、开放的科技湾区;科研能力共建,发挥好大企业的作用,形成各方基础科研力量联合之势;协同创新共进,城市群分工,打造区域科创生态。

“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大事,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势。科技突围是生存问题,也是必经之路。”樊纲鼓励湾区积极参与全球科技竞争,提出要 “关注底层技术”,更要“关注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如何加速推动产学研融合、构建“科创共同体”?

“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真正实现‘研究赋能市场—市场反哺科研’的正向循环和利益共享的全创新链条。”樊纲认为,推动共享创新,要做到科创要素的共享,打造最友好创新环境的创业湾区,例如实现科研人才企业与机构的双栖,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打通科研机构和企业“旋转门”,在其中发挥好大企业的作用,形成各方基础科研力量联合之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分享了以产学研融合推动共享创新的“香港经验”——香港拥有多所全球顶尖大学和科研实验室,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未来要“透过官产学研的共同努力,用好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在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自身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庞川重点从教育和人才培养角度,呼吁加强粤港澳三地高校联动,鼓励澳门年轻人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创新创业,将高校研究与产业方向相结合,将知识更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作为从高校投身企业的代表,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量子实验室创建者和负责人张胜誉呼吁,“当下是产业科学家的黄金时代,产业界和学界应适当模糊工作边界,科技企业则应向前多走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先强带后强”

“相比欧美企业巨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需要变得更强更大。”樊纲认为湾区要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共同攻克“卡脖子”难题。

樊纲表示:“大科技企业中,以华为和腾讯为代表,一个是硬科技,一个是数字平台。二者要形成‘双轮驱动’,先强带后强,携手中小微和创新创业企业,协同推动共享创新。”

张胜誉同样认为,科技企业在大湾区创新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科技企业首先要去主动承担,尤其是大的科技企业,更要有大作为。

“与硅谷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还没有真正地形成科技创新产业集群,还有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类型科技公司之间应加强互动;不同行业之间应加强合作;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张胜誉指出,可以从这三方面来加快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提升大湾区的整体科创实力。特别是,不同规模之间的企业可以进行融合。大公司可以在技术、资金优势、开放生态、传递成功经验等多方面发挥作用,主动带动、引领一些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协助培养“专精特新”。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