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区:粤澳合作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巡礼》的最后一站,我们去看看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围绕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近年来,在粤澳双方的共同建设运营下,横琴的中医药产业既有科研力量保障,又有国际平台支撑,这一传统学科、传统产业正在融合创新中迸发新的活力。
在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认真撰写实验报告。这里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中医药领域成立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在粤澳两地共有400多位研究人员,在依靠现代科学的基础研究方面成效显著。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 宫瑞泽:
我是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
现在是就读于澳门科技大学中药学专业
我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是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致力于中药质量控制
不同于传统的中医药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实验室的研究重点在于集成与融合多学科的前沿技术,开展中医药融合创新研究。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姜志宏:
我们利用现代化学和现代生物学的技术
来开展中药的研究
在我们实验室没有一些中药经典的学科
例如说中药本草 中药鉴定 中药炮制
我们更多的是围绕着中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的质量控制的新技术
还有中药的新靶标
以及创新中药的研究
而在基础研究之外,实验室也积极为现有医学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理论、临床、产业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姜志宏:
在中医药领域
现在非常强调计算机和AI
以及包括和工程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
比如说 我们说叫生物信息学
另外我们也在人参多糖用于配合PD-1
治疗肺癌的产品开发上
也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
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不可或缺,而产业园的作用之一就在于此。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搭建起了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公共服务一应俱全,企业孵化链条完整,不少入驻企业都将科研技术成功转化为量产产品。
分子态(珠海横琴)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粤生:
我们关键技术就是分子定向提取技术
它其实是通过所谓的植物分子的定向分离
来实现我们本身最后提取的中药的分子配物
来保证中药的量化标准
作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首个落地项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横琴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中心地带”。自产业园孵化区2018年底落成至今,注册企业已经达到216家,培育澳门企业52家。
分子态(珠海横琴)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粤生:
从我们横琴的企业来讲
未来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整个科技创新的过程其实更多会激励
在中药这方面怎么去突破
我们原来中医药的一些发展的瓶颈
解决好中药的产业化的问题
解决好中药跟现代人的体验友好性问题
目前,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注册的医药健康企业超过4200家,涵盖新药研发、医疗服务、药品贸易、大健康等领域,2020年医药批发、零售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9亿元人民币,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