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是大湾区的内环和外环?重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圈层与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报告
我们的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正构建以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空间形态布局。
极点带动
即香港、广州、深圳强强联合,发挥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通过深化合作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
轴带支撑
则是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上各城市间的联动性,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内外环协同发展,正重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圈层与空间布局
具体而言,上述轴带式发展有效串连极点间的重要节点城市,并促成“外环”的形成,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环”)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西环”);以及围绕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新区和中山翠亨新区这五个关键的现代制造业节点,沿地理走向连接成一条半环形的“内环”发展轴带。
东环将广州和深圳两大创新中心,以及“世界工厂”东莞连接了起来,将促进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的形成。而位于珠江西岸的西环加速崛起,特色产业集群特征愈发明显。我们认为,依托佛山的制造能力,大湾区将进一步落实“东西环”要素对接,推动创新成果在西环转化生产。
而“内环”这条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轴带,将成为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湾区经济增长新引擎。现阶段,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为代表的,不同等级的“增长极”正在加速建设。作为各地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它们肩负着形成中心-外围的网络化结构的任务,同时也为金融、物流、先进制造等领域提供新的合作关系及有机优化的空间。
01 关于城市及区域空间形态的背景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呈现两种模式,分别为圈层式发展与轴带式发展。首先,圈层式发展模式是一种十分传 统且普遍的城市空间形态。根据圈层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城市经济发展以中心城区为圆心,以圈层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也就是说,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经济活动、用地方式、生活方式都是从 中心向外围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
说到广州的空间形态,近十年来珠江新 城已发展成为广州核心CBD,肩负起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整 个城市的商业活跃度也大致呈现由 珠江新城向周边逐级递减的趋势。此 外,珠江新城与周边如黄埔区、海珠 区的产业联动也进一步巩固其在广州的中心位置。因此在上述层面上,广州的空间形态很大程度上也 属于圈层式发展模式的范畴。
第二种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是轴带式发展,这种模式通常是因地理 条件的限制而产生。深圳是这一空间形态的典型代表,城市呈带 状分布,东西长,南北窄。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充分利用毗邻中国香港的有利区位条件,多点启动,逐步形成了以沙头角、罗湖-上 步、南山-蛇口为中心的东、中、西点式布局结构。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点连接成轴,城市 也因此体现由东向西的发展特征。轴带式发展与交通线路的线性分布为城市“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港澳大湾区正构建以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空间布局
扩大至区域层面,粤港澳大湾区正构建以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空间形态布局。极点带动即中国香港、广州、 深圳强强联合,发挥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通过深化合作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轴带支撑 则是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上各城市间的 联动性,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具体而言,这条轴带有效串连极点间的重要节点城 市,并促成东西两环的形成,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其科技与制造特点也顺应 各城市的产业优势,有利于打造梯度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能形成轴带式发展的空间形态,一方面是受地理因素影响,即珠江三角洲将11座城市 分隔在东西两岸。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该区域已发展出多个核心城市,具备建成轴带的基础条件。作为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中国香港、广州、深圳集聚了较多的创新要素,因此能很好地扮演轴带关键节点的 重要角色。此外,因生产要素差异而形成的产业分工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有效连接各城市,这进 一步促进了轴带的形成。
02 新时代背景下,湾区产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完备,城市发展方向各有侧重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中国香港、澳门服 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 结构。
从城市层面来看,中国香港、澳门的服务业优势突出,三产占比均在90%以上。广州、深圳呈现典型的 “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占比最大,其中广州通过新兴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在金融、批发零售、 商务服务等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始终扮演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其中金融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更是成为众产业中含金量最高的两张名片。东莞与佛山作为传统制造业中心,近年来在粤港 澳大湾区规划的指引下逐渐发力,产业逐步转向先进制造业,尤其是东莞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而珠海、惠 州、中山、江门、肇庆目前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型升级的需求较强;区域层面,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形成了以珠江口东岸城市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珠江口西岸城市为主体 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认为给定产业链齐全的基础,中国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将充分发挥创新研发能力强、总部企业 密集等优势促进区域范围内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双循环战略为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全新发展机遇
双循环战略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历史使命。大湾区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成熟的基础设施、高效现代物 流体系、大体量而有活力的消费市场意味着大湾区必然是中国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大湾区还 将有力地辐射珠江-西江经济带乃至中南、西南地区,起到中国南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
此外,大湾区作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对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循环,深化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 国际经济合作,其重要性不减。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历史传统使得大湾区有潜力成为连接RCEP国家的重要枢 纽,通过整合国内和国际的优质资源,推进中国资本走进新兴经济体市场,积极参与区域规则制定等,以 高水平的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反制逆全球化。
双循环战略也是大湾区完善协调内部产业结构,打通城乡循环,平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新契机。大湾区通 过产业升级、产业链优化、发力新基建等手段,更好地承担起双循环战略所赋予的任务,与此同时,大湾 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也将迎来重构。核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城市的外溢有助于优化区域内产业链各环节 的布局,也为核心城市腾出更多发展空间,并为周边城市输血造血,强化整体实力。而对新基建的投入, 不仅能够在短期内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为各类要素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内自由流动、经济动能 有效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撑。
03 湾区双环式发展
依托广深科技走廊,新兴平台与节点共同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广东省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正式印发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在珠江东岸,这条将广州、深圳两 大创新中心,以及“世界工厂”东莞连接起来的创新走廊意在促进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 发展模式的形成。不仅如此,它的崛起也将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鲜活样本。根据该项规划,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范围为沿广深轴线区域,具体为北起广佛交界处、经广州主城区、东莞松山湖、深圳主 城区,南至深圳大鹏,沿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广九铁路等交通要道 所形成的创新要素集聚区域,长度约180公里,总覆盖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构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于上述走廊,十核,即十 大核心创新平台,将成为科技创新重要空间载体,而多节点则是在核心创新平台的带动下,逐渐发展为具 有创新潜力且具主导功能的区块。显然,高速公路、城际轨道等交通廊道的日渐完善有利于区域内产业结 构互补和多元化发展格局的成熟。在此背景下,穗莞深三市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优势,进而形成产业 联动、功能贯穿、开放共享的创新经济带。具体而言,广州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丰富;深圳高新技术企业 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东莞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优势突出。
珠西装备制造产业带加速崛起,特色产业集群特征愈发明显
珠江西岸地区虽已初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但整体创新密度 与产品科技含量相比珠江东岸都相形见绌,大量传统制造业都有迫切的升级转型需求。为此,广东省政府早 在2014年便启动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珠江西岸六市—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 庆,以智能制造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一系列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加速崛起、不断壮大,引进超亿元项目超千个,共培育了20个产业集聚区。可见,规模化、集约化、差异化的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初具规模。与此同 时,这一产业带正形成以大型企业和优势产品为代表、中小企业和配套产品为基础、产业链完整、产业集 群发达的发展格局。2019年明确提出将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 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可以预见珠江西岸将迎来发展 新机遇。
东西环完成要素对接,推动创新成果在西环转化生产
佛山在完成“东西环”对接方面具有天然地理优势。作为“西环”的北端发 展极,佛山相较珠西其他城市更容易接触到广州高端服务业、科研、资金、国际交流等资源。另一方面, 随着广佛一体化进程在基础设施、政策框架、人才流动等领域的全面推进,该优势将在未来持续扩大。双 城协作可以形成以广州和深圳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总部为创新大脑,以广州现代服务业为强力支撑, 佛山先进制造为技术成果转化承接地的理想模式。
立足佛山制造业产业优势和深圳科创优势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的强强联合发展模式。在超高清视频产 业、集成电路产业、工业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个产业领域深化产业协同,提升广佛同城化产业合 作层次。以广州、深圳为发展极,依托佛山的制造能力,类似的产业合作将有望拓展到涉及新能源汽车、 电子信息、机器人等多个产业领域,落实“东西环”创新要素的对接。
此外,交通基建的优化也将促进生产要素在东西两环间的流动,提速澳门、珠海、中山三地二三产业发 展。政策层面,近期在酝酿阶段的“港车北上”政策一旦落地将使港珠澳大桥的联通作用进一步增强;基 础设施层面,随着深中通道和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在未来落成,珠海、中山与中国香港、澳门、广州、深圳 四大城市的立体交通体系将全面贯通,预计将有力地促进东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生产要素向西溢出。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并相辅相成,“内环”结构显现
粤港澳大湾区将与目前世界一流湾区看齐并同台竞 争,在成功的湾区发展案例——旧金山湾区、纽约湾 区和东京湾区中,东京湾区的发展进程对粤港澳大湾 区具有最高的参考价值,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与 我国类似的国家力量深度参与产业规划的典型案例, 也是基于公共轨道交通、高开发强度、集约用地而发 展成的城市群。
基于大湾区当下的城市结构,现有的单核心乃至双核心的集聚式发展将愈发加重各CBD在通勤、用地和治 理方面的压力。另外,根据湾区规划纲要,在未来大湾区环珠江入海口将建成多个先进制造业节点协同发 展的产业集群;但位于珠西、内环的节点距广深当下的CBD较远,后者的服务半径难以覆盖全域。同时与 世界一流湾区城市群相比,大湾区目前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整体占比也稍显不足。
针对以上的三个问题,在南沙、前海、横琴一线规划未来的现代服务业新中心对以下三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1. 缓解当下城市圈内单核心发展的压力;2. 更有效组织更大区域内的产业空间结构;3. 在大湾区内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优质、现代化的办公和生活空间。
这三个现代服务业节点可以更好地服务整个大湾区今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规模扩大。大湾区规划中, 包括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跨海大桥在内,已经在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连接前海,南沙与横琴三个重要自贸区的同时,也为连接这三地的交通干线上几个次一级发展节点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红利。如果依次连接横琴、翠亨新区、南沙、滨海湾新区、前海等节点,环 珠江入海口将出现一条长约140公里,空间联系更加紧密的内环发展轴带,并与上文提及的外环共同勾勒出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空间结构。
04 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产业空间发展机会
结论一:内环产生新增长极自发优化域内空间结构,南沙、前海、横琴、滨 海湾新区和翠亨新区形成关键发展节点。
围绕珠江出海口,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 三个自贸区已初见规模,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 亨新区作为关键的现代制造业节点,也在加速建设当中,五个发展节点沿地理走向连接成一条半环形的发展轴带。这条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 驱动的产业发展轴将成为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 湾区经济增长新引擎。同时,来自内环的现代服务 业能更高效地为外围的制造业节点赋能。
参照内环上几个主要节点的最新官方规划,新增的 现代服务业将主要集中在南沙、前海与珠海横琴三 地。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将极 大地拉近内环三个服务业核心与整个大湾区制造业 节点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从而最大程度提高生产 要素在内外环中的流动与匹配效率。
前海与横琴两个自贸区将专注于现代服务业的建设,利用与当下中心区更紧密的经济-空间联系 加速提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等产业 的规模与服务水平;南沙自贸区土地资源较其他两者更为丰富,其 现代服务业将集中明珠湾起步区的灵山岛尖和横 沥,同时依托港口和主要交通线在龙穴岛布局了 现代航运物流组团。不仅如此,南沙还在大岗和庆盛布局了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组团,共同 组成二三产业门类齐全、公共服务便利的广州市 副中心;更多高新制造业组团则将被布局在滨海湾新区 与翠亨新区,滨海湾新区具有紧邻东莞、深圳成熟产业集群的独特地缘优势;翠亨新区扼守深中 通道,地处要冲;二者凭借充足的土地资源和产 业配套,将集中资源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海洋产 业、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科技服务等产业集 群。
五个发展节点中,南沙与前海具有不可小视的发展 潜力。南沙作为广州市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势必 将承接广州市向南的发展动能;加之大湾区几何中 心的区位优势,随着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进一步 完善,其辐射珠西多个制造业节点的能力将进一步 强化,成为珠东先进生产要素通过内环向珠西腹地 流动的中心加速器。前海则以国际一流的基础设施 与完善的城市设施就近接收深圳中心区域的发展动 能,极大增容深圳的发展潜力;其三圈(深港融合 圈、空港辐射圈、海港服务圈)叠加的位置,具备 发展现代服务业,辐射整个大湾区的独特区位优 势。
粤港澳大湾区内环重要节点辐射范围
优越的区位条件、政策红利和高标准 的基建将更快地使优质生产要素汇集 在几个关键节点,集中爆发,以极点 发展的红利带动发展轴和周边区域, 大湾区发展纲要即是增长极理论的最 新实践。现阶段,以广州南沙、深圳 前海为代表,不同等级的“增长极” 正在加速建设。它们错位发展,有着 较为清晰的分工。这些节点将成为各 地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影响力向外 辐射,作为各自区域内的中心,重新 组织周边的空间和产业结构,最终 形成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的网络化 结构,在更高的层面产生新的合作关 系,为金融、物流、先进制造等领域 提供有机优化空间。在产业-空间自我 强化的逻辑下,甚至可能延长原有产 业链,自行产生新的发展节点,进而 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结论二:核心城市将呈现“多中心”式的发展格局, 通过承接优势产业扩张, 增强城市产业竞争力。
得益于道路网和地铁网密度的大幅提升,城市经济边界不断外 拓,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多中心”发展格局正逐步形 成。随着琶洲和金融城的落成,广州CBD的边界将 在珠江新城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拓展,而周边多个副中心,如 白鹅潭、广州南站,也均部署或规划大型综合交通转运枢纽, 未来产业发展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另外一边,深圳正围绕福 田CBD和科技园-后海两个城市主中心,加快地铁5号线(环中线)周边新型商务区的建设,这包括前海以及西丽留仙洞等 片区。
“多中心”发展格局形成原因:原中心区发展日趋饱和;道路网和地铁网密度提升;承载更多产业载体供发展所需;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企业;政策规划及远景目标。
“多中心”的发展格局对于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有 着深远意义。从产业上讲,它不仅意味着更多的产 业载体,更重要的是,基于目前不同片区的发展现 状,它为后续城市产业分布的合理性提供修复及改 善的契机。同时,它也指导着城市产业转移的方 向。也就是说,离城市主中心距离越近的地方将承 担更多创新研发、科技金融服务等具有更高附加价 值的环节,而生产环节将进一步转移至一些以制 造为主的片区。城市发展方面,“多中心”将实现 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减轻原本市中心的负担。可以 预见新型商务区将承担更多城市分区的综合服务职 能,带动片区整体发展。
如果这些新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满足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即湾区轴带与城市圈层交汇处、 湾区轴带与城市轴带交汇处,以及湾区内外环间的中继节点,那么它在未来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 率的经济发展。给定这类中心周边已存在一定产业 规模,我们预计它在未来能有效承接周边地区优势 产业的扩张、融汇各种生产要素,从而增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此外,它们也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也就是新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的融合,提供合适的 载体。
结论三:产业互动深刻影响大湾区的产业布局,不断提升相关节点的能级, 并强化大湾区科技与产业的共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产业的 发展。
未来大湾区的产业 互动将呈现产业链协作驱动、产业升级驱动、市场 导向驱动、技术革新驱动、产业融合驱动及产业支 撑驱动六大模式:
产业链协作驱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 作,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与 相关产业链环节的协作。在这种模式下,除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基本互动外,诸如芯片研发、信息 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虽然会从制造环节中独立发 展出来,但它们将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贯穿产业链各环节之中,以实现价 值链上的跃迁。可以预见未来广深的科技研发将进一步反映在周边的制造业 城市,同时智慧物流体系的搭建也保障大湾区高效的运行效率。
产业升级驱动:新型生产、管理等技术与 传统产业互动,实现产品 附加值的提高。面对要素成本上涨、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强等风险,传统制造业如不在技术 上占据优势,则难以继续在市场生存。因此,积极投资自动化生产设备、实 施对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将推动产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未来,大湾 区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步伐或因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进一 步加快。
市场导向驱动:将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的职能部门设立在更靠近 市场的位置,同时保留与 总部的强互动。与生产导向不同,市场导向是互联网时代新型的生产制造和商业模式。具体 而言,它不再受制于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地,而是选择更靠近 市场的地方以柔性化、定制化的生产线直接满足消费者需求。结合产业升级的背景, 预计市场导向的成功案例将推广至其它大湾区制造业城市。
技术革新驱动:前沿科学技术催生新产品 甚至新产业。基于前沿科学技术的新领域将会更频繁地出现在大湾区。比方说5G通信技 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促成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一批新业态的涌现。未 来,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东莞及惠州有望依托广深的科技创新成果与自身的 制造产能,为新产品新产业的落地提供坚实基础。
产业融合驱动:两种或多种产业相互影响 及渗透,并最终融合为一 体形成新产业。大湾区的整车制造业规模全国领先,除龙头企业近年来也涌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日后,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相关数字产业的成熟,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产业融合的绝佳 案例,而它亦将会是驱动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
产业支撑驱动:产业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 进,并实现产业规模的壮 大,尤其表现在现代服务 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短期内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关系将会发生转变。制造业诚 然为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创造了大量需求,但这些现代服务业 的逐步发展将反哺制造业,技术与资本的引进也将加快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 转化的步伐。预计这类产业互动模式将率先体现在深圳与东莞这两座分别在 金融及制造有着相当建树的城市之间。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互动“彩虹带”
通过对大湾区产业互动的研究,我们发现 大湾区产业互动较强的节点能够形成一条 由核心城市牵引、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串 联的产业互动“彩虹带”。结合一线城市 “多中心”的趋势,像广州东部 区域、深圳前海等节点的产业发展路径将 体现出较强的产业互动。且在规模经济和 交通成本优势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这些 节点的产业规模有机会迅速扩大,对产业 载体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不仅如此,有赖于大湾区将科技与产业有 机结合的优势,大湾区在产业互动方面走 在全国前列。产业种类及互动模式的多样 性将赋予非核心城市的多个节点以新的发 展动能。特别是在大湾区双环 式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要素流动与匹配效 率的大幅提高使得这些节点能更好融入大 湾区产业互动“彩虹带”当中。
随着大湾区产业互动的不断深入与互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无 论是核心城市还是非核心城市的产业互动节点都将迎来能级提升。这将大大 强化大湾区在结合科技与产业方面的已有优势, 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 智能、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高端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