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支持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创新创业需要改变思路
【编者按】擘画宏伟蓝图,开启崭新征程。2021年,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迎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锚定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信息资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南方新闻网将联合推出系列专访,与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一起,集思广益,探索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个国家、两种体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特色,是建设的优势,也是挑战的所在。香港和广东同处一个湾区,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往来频繁,彼此紧密合作,将为大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协同效应。如何克服障碍,实现粤港两地全方位互通、共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一流湾区需要破解的关键挑战。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香港该如何把握好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战略中的定位和角色,积极参与,推动大湾区建设发展?围绕这一问题,我网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蔡冠深。
大湾区应重视流通体系建设
记者:“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新阶段。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香港企业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蔡冠深:对于香港企业来说,目前遇到的挑战还是和广东之间人流、物流、资金、信息等各方面的流通问题。打破壁垒,让大湾区变得像欧盟共同市场一样能够实现各种要素自由往来,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发展方向。
香港和广东在早期便形成了成熟的“前店后厂”发展模式,许多在内地制造的商品通过香港对外出口,更倾向于对外销售。现在市场变了,香港将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内地的市场。内循环对香港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市场庞大,对香港来说是巨大的商机。香港企业在内循环方面应该并争取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香港制造的产品可以进入内地销售;二是香港企业的制造厂商如果在内地,其产品可以直接在内地进行销售;三是连接海外渠道,积极引入内地所需的产品。
记者: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推进体制机制衔接,使各地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一步畅通,您认为,下一步该如何打破粤港两地之间的壁垒?
蔡冠深: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学习欧盟,研究他们的法律,了解他们管理金融、货物流通的方法。很多香港的创业人士、企业家都很想来大湾区内地投资,他们需要一个便于资金顺畅流通的营商环境。金融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的双向流通是很重要的。要实现双向流通,需要考虑怎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得看数字人民币如何实现跨境交易,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香港金融机构相继进驻深圳金融中心区。
除了金融行业,香港的强项还在于现代服务业。香港的律师、会计师、医生、建筑师、律师等专业人士到广东发展的话,两地之间应该如何对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针对已经在香港考取了执照的专业人士,可以考虑在内地有相应备案后,允许他们在内地经营自己的事务所。我相信这些专业人士能够在香港胜任工作的话,在内地也同样能够胜任。如果粤港两地之间制定了具体的对接规则,就能够很好地吸引香港那些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产品、人才在广东落地。
吸引港澳青年要给予获得感
记者:近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积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利好政策,希望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发展,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蔡冠深:我知道很多大湾区内地的城市,比如佛山、中山等等,他们都有提供一定的交通补贴给港澳青年。特别是那些来自港澳的创业人士,政府会定期给他们补贴往返两地的交通费。另外,政府也会搭建一些创业空间提供给创业者,让他们享受三年或者五年的“免租入驻”。
但想要真正吸引青年来到内地创业、投资、生活,还是需要让他们拥有获得感。如何理解这个“获得感”?工资水平、缴纳的税费、往返的交通费以及最为重要的国民待遇等,都应该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所有的生活便利条件和待遇都要尽量拉平,才能真正地吸引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
虽然现在政府有相应的补助计划,但市场行为和政府补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政府补贴可以吸引人才几年,但长期来看是不行的。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用对等来考虑的,一定要解放思想,要看成一家人,共下一盘棋。
香港青年在江门创业。
支持创新创业需要改变思路
记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也有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主动前往内地城市寻找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帮助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创新创业,实现大湾区产业对接升级,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蔡冠深:吸引港澳青年来内地创业,并不代表他们只能过来在创科领域创业。不能要求青年成为下一个杨振宁,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的成为像杨振宁一样的顶尖科学家。举个例子,在我家乡中山,有个年轻的香港女生,毕业后没有立刻找工作,而是到中山找了一个铺位,经营起自己的蛋糕店。听起来好像很简单,规模也不大,但听她说自己过得挺不错的,利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蛋糕挣了不少钱,已经在中山买了一套房子。
创新创业也可以注重在那些能够吸引青年的创意产业,像设计类型的,其实他们设计的产品都很好,是能够带来收益的。如果能够集中地把这些人才吸引过来,那么政府的补贴是值得的。不仅能够促进大湾区经济发展,还能将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引进来,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此外,不仅要考虑到青年创新创业的问题,还要考虑到香港专业人士进大湾区内地发展的问题。粤港两地之间的专业人才互认仍然是关键。香港的强项在于现代服务业,如设计师、建筑师、理念规划师、会计师等,是大湾区非常需要的专业人才。他们未必愿意到内地打工,但如果让他们到内地创业,他们可能就愿意了。若建筑师能够拥有内地认可的执照,可以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他们就愿意来内地发展。大湾区需要继续开放,不仅要吸引青年,还要把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学习过来,把专业人才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