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地位、优势和发展新机遇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大湾区9+2各城市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香港的地位、优势和发展新机遇,也是本次讲座最后一个问题。
三、香港的地位、优势和发展新机遇
(一)独特优势:不可替代
2018年11月12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说,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港澳所处的地位是独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贡献是重大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制度优势:一国两制
本次讲座第一个大问题讲到,环渤海湾区和环杭州湾区也各有优势,但中央为何首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笔者认为,就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有港澳的存在,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正如习主席指出,对于港澳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是新的重大机遇。
2.地理优势:人杰地灵
香港地处珠江口以东,与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濒临南中国海,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香港拥有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可谓”水阔港深”,平均水深达12米,海底泥层亦没有淤泥阻塞,可同时容纳几百艘万吨级的大型远洋轮船。笔者有时到港岛太平山上,俯瞰维多利亚港一艘艘停泊的轮船,不仅发出这样的感叹:香港乃福地也!两面环山,围绕维港,所以维多利亚港不愧为世界级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3. 国际化优势:外向型经济
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系,不仅是重要的货物贸易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在香港,不用担心喝到假酒,包括红酒、白酒、清酒,洋酒,北京二锅头,贵州茅台酒,日本清酒,法国波尔多红酒等等,都是真货。在香港,不用担心吃到有毒的、带农药的青菜,如从宁夏来的菜心、山东的红萝卜、云南菌类蔬菜,甚至笔者家乡的潮州小芥兰等应有尽有(感谢笔者好友香港食品委员会主席吴永恩先生提供资料,详情可见香港中联办网站7月28日报道:国家每天发车供应,所有蔬菜和生鲜食品入香港前均进行抽样病毒检测,确保安全);在香港,还可吃到物美价廉的外国水果,如樱桃、榴莲等等,不一一枚举了。所以,香港有“购物天堂”的美称。
自1992年,香港连续26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排名世界第一。2019年因“修例风波”香港排名首次跌落榜首,可见和平建设环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香港老一辈人多有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能吃苦耐劳,懂知恩图报,有爱心、肯奉献,知书达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现在的香港年青人缺乏这种精神,如笔者认识的一个男大学生,一毕业就想成家立业,入住洋房,有豪车,有美女相伴,有一份好工作。谈何容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
(二)作用:与日俱增
有人说,香港已经被边缘化,但我认为香港的地位不但不会被边缘化,而且越来越重要。国家不会放弃香港,而是会千方百计推出举措使香港发挥更大作用。正如2018年9月6日,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长陈元(陈毅元帅之子、原国家开发银行行长)在“一带一路”倡议座谈会上所说:“港澳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大局之中,对国家的作用与日俱增。”
1、香港正成为中资向外发展的桥头堡。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香港角色处在变化之中,过去的香港是外资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现在则中资通过香港走出去的通道。香港正成为中资向外发展的桥头堡,双向的资本流动,加上贸易、金融、航运业的发展,令香港的这些优势在相当长的阶段内不会被其他地方取代,因此香港仍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港澳访问团时提到港澳的六个作用,其中第四个就是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利用拥有欧美市场配额等优势,为内地带来了大量出口订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80%以上的制造业转移到珠三角等地,促进内地出口导向型制造业迅速发展,助推内地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港澳也是内地企业境外融资和对外投资的窗口平台。
2. 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2016年底,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并获得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
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倡议。
据统计,2014年至2017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为国际社会合作发展谱写了新篇章。
西班牙《世界报》认为,除了投资外,中国如今已经成为非洲的主要贸易伙伴。非洲大陆54个国家中,中国是其中43个国家商品和服务的主要供应者,其中12个国家30%的出口产品销往中国。
中国投资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覆盖内容,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世界创建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网络。巨大的格局让欧洲在非洲的存在相形见绌,显得既落后又规模小。
西班牙《世界报》认为,几年前非洲人民习惯的世界地图是欧洲在中间(见上图),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在左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在右边。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新的世界地图应该是中国在中间,美洲在右边,非洲在左边,欧洲在角落里(见下图)。
英国和法国都曾设想连通非洲海岸,但无论是通过公路还是铁路,都失败了。如今这个梦想在21世纪被中国人实现了。2019年7月,中国铁建完成了从濒临印度洋的达累斯萨拉姆到大西洋沿岸港口洛比托的铁路最后一段的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一个重要部分是遍布全球的海港网络,这必然会给世界带来商机。
中国已经为非洲超过3000个战略基础设施工程提供了资金,以贷款形式支付了数百亿美元。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13年至今, 中欧班列总开行1.4万多列(见下图)
中国已经有48座城市已经与欧洲的48座城市联通,重庆与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厦门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之间的线路在十年前还不存在,现在已经开通。
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预测认为,今后十年,“一带一路”沿线的公路、港口、铁路、输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将达到1.2万亿美元。可谓商机无限。
2019年3月22-23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意大利进行访问。3月23日,中国同意大利共同签署了中意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也成为首个签署这一协议的“七国集团”(G7)国家。
在3月26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称,意大利作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很有新闻性,但“我知道还有两个G7国家要加入‘一带一路’,不过我不能说出来”。可见,后续会有更多国家加入“一带一路”。
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这届论坛对外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第一届有1500人参加,第二届有5000人参加,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习近平多次说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合作伙伴们共同的事业。中国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好本届高峰论坛各项共识,以绘制“工笔画”的精神,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笔者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将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给港澳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港澳同胞继续以真挚的爱国热忱、敢为人先的精神投身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顺时而为,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笔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对于未来20年港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当于国家给港澳第二次改革开放的良机和商机。
林郑月娥行政长官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港澳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能为香港的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潜力和动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三网、一中心”交通体系:“一中心”是指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三网”是指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网、快速公交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比如笔者曾应江门市统战邀请为该部领导干部讲课,了解到江门市未来交通方面发展重点是: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的目标,加快谋划承东启西、辐射粤西乃至祖国大西南的通道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全方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大交通格局。近年江门交通公路系统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6项,计划投资102.4亿元。其中高快路网项目完成73.45亿元,等级公路网项目完成26.37亿元,港口航道完成2.58亿元。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江门参与投资建设。
其中,打造辐射国内外综合交通体系,将成为大湾区的重点,就好像金庸的小说中说到的“打通任督二脉”。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打通华南地区整个交通网络。例如,广深港高铁能让港澳市民47分钟到达广州,港珠澳大桥可将机场到珠海的交通时间缩短至45分钟。又比如,广东“十三五”规划指出,实现“12312”交通圈,即广州与珠三角各市1小时通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陆路2小时左右通达与周边省会城市陆路3小时左右通达,广东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仅中山一地未来六年将投入1400亿元布局交通版图。
未来将完善多向通道网,即广东到福建的粤福通道,广东到海南的粤海通道,北京到九龙的京九通道,北京到广州的京广通道,广东到广西云南的通道,广东到广西昆明的通道。
在随后几年,大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将建成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产业中心
在“规划纲要”里,“创新”一词出现了139次,“科技”一词出现了74次,是绝对的高频词。而且纲要第四章的题目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央政府确认香港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但在纲要里并没有直接把这个头衔加给香港,而是给了整个大湾区。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地区获得这种目标,此前只有上海、北京两个城市获得了这个头衔。
很显然,仅仅依靠香港是很难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香港的优势是有几所高水平、国际化的大学,出现过“光纤之父”高琨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孕育出世界级企业的,还是深圳。但深圳有明显的短板,就是大学、研究院所的实力不如香港、广州,而东莞、佛山、中山、珠海则可以提供完备的产业链条和生产基地。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加上深圳拥有国内最完备的多层次证券市场,金融优势比较明显,只需进一步巩固。在科技创新上,深圳的企业,加上香港广州的大学,也足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所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
去年中央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据广东省社科院有关研究报告,大湾区内目前有超过4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创新要素集聚,高教资源丰富,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善用中央惠港科技政策的“东风”,必将为港澳创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广阔空间。
(三)携手构建“一带一路”新格局。
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曾对特朗普的一系列做法作出评价:“特朗普是在消耗美国的诚信和支持度,将大大有助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的领导成员(leading member),他起的作用甚至会超过中国人自己”。
因此,内地有人网友称特朗普为川建国同志,是自己友。
也有网友说特朗普是习近平主席推行“一带一路”最好的助手;现在特朗普又成为华为的广告代言人,越封锁中国华为,华为越出名,买华为基站、服务器和手机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整合空间、经济、产业概念的“升级版”的协调合作区,是中央从国家治理的全局高度支持港澳与广东这块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相融合,实现共建共享的重大决策部署。
广东主要是发展三大片区,一是南沙新区、二是横琴新区、三是前海蛇口片区。
南沙将建成广州市的未来城市副中心,主要围绕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试验来展开合作。
深圳前海将建成珠江三角洲未来的“曼哈顿”,为全国金融业创新提供经验。
珠海横琴面积106.46平方公里,是澳门现有面积的3倍, “规划纲要”方向是把横琴发展成为探索粤港澳紧密合作新模式的新载体。
横琴新区: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去年我应香港紫荆学院去珠海给天津市委组织部赴港学习的专题班上课,顺道进行调研,看了规划图和展览馆,非常震撼,横琴未来发展可期。
(四)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条
一是要错位发展。
借鉴日本东京湾形成京滨、京叶工业地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将形成两岸错位协调发展的产业带:一个是珠江东岸文化创意产业带,另一个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区。世界顶级城市群的竞争,说到底是“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的竞争。美国东西海岸之所以繁荣,是因为东海岸金融发达,西海岸科技发达,这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本钱。
二要空间协同:广深港支持澳门协同发展,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都必须有大局意识,每个人不能只看着自己一亩田三分地。如果自己顾自己,那大湾区将无从建立。
金融是香港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近几年港澳金融与科技结合方面落后于深圳。香港一直以为有一张八达通很了不起,我跟港澳人讲课时,我经常告诉他们,现在内地是无现金社会,出门不要带现金的,更不用带卡。连路边的乞丐求人家施舍的时候,只是摆着两张纸,一张是微信的二维码,另一张是支付宝的二维码,一来可防止收到假钱,二来可不会收到破破烂烂的纸币,收到的钱也可到账,非常方便。
今天的深圳已不再是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组成的传统金融格局,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等新金融形态层出不穷,要素交易平台、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网络借贷等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它们推动深圳实现了质量型增长。借助科技推动金融创新,深圳再次成为全国的领头羊,涌现出平安金融科技、微众银行、招联金融等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公司。此外,微信支付、云闪付、消费金融等金融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生态,远程开户、人脸识别技术已成为可能,而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正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力。
(五)共建金融核心圈
笔者认为,未来大湾区金融业的发展必须共建金融核心圈,形成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以南沙、前海和横琴为节点的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香港仍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2018年全球排名第6,在新加坡后面),香港在金融龙头的地位,目前中国其他城市还不能代替,包括上海:2018年,全球排名第4,是中国最具金融特征的城市,也具备成为中国第二个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资格;深圳:2018年排名第11,开放包容,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特质,吸引全国各地人才汇集,是大陆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城市;广州:2018年,排名第19,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在直接融资、保险和新三板等领域提升明显,是排名中国前列的区域金融中心。
应该指出,香港在很多实际客观指标中是超过上海的,但综合得分中还包含全球金融人士的主观打分,近半年以来香港的风波让全球金融从业人士下调了预期,这可能是香港在这期指数中落后上海的根本原因。但现在还不能从一期指数就看出一个金融中心的衰落,还有待长期的观察。
澳门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经济运作灵活,税率较低,外汇进出、兑换自由,黄金买卖自由,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业和保险业,未来在金融方面着墨还有很大空间。
笔者认为,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吸纳过来,经过横琴的“改良”之后,向粤西地区辐射,横琴的金融业也是大有可为。因为把所有鸡蛋都摆在“香港”这个篮子也不太安全,特别是香港作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战场之一,若摩擦火力太猛,留下“伤疤”,澳门也可作为“备胎”,这是中央高明之处!
目前,大湾区内已经建立了深港通作为资金双向流动的管道和平台,实现了香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互联互通。
香港拥有金融服务的传统优势,深圳与广州拥有科技创新的集聚优势,珠三角其他7个地市拥有完整产业体系的配套优势,且都处在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阶段。所以,湾区城市群产业转型期间,科技与金融协同创新空间很大。
(六)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立国际教育和人才高地,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据不完全统计,港澳大湾区内有160多所高等院校,多于旧金山湾区的73所,东京湾区的120所,仅次于纽约湾区的227所,完成可以建立国际教育和人才高地。笔者认为,随着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和各类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会更大,大湾区内的高校只会扩充扩容,数量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质量只会提高而不是下降。
未来的大湾区建设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还要在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加强标准对接和资质互认,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毕马威中国与阿里巴巴港澳创业基金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有54%的受访港澳大学生认为大湾区是最理想的创业地区,认为其商业环境和潜在机遇都较硅谷、新加坡等创新枢纽更好。
粤港澳三地政府经过研究,已制定了《共建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在五大领域范围内提出了具体的合作内容,既涉及区域发展的根本性长远问题,也涉及三地居民生活的切身问题,亮点纷呈,如:在共建湾区优质生活圈方面,广东将争取推动港澳居民在广东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社会民生待遇,使政策在粤率先落地,推动合作成效惠及三地民众。
笔者相信,以改善社会民生为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环境协同治理,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建健康湾区,推进社会协同治理,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香港国安法落地后,香港社会有必要重新认清自身优势和发展机遇,坚定信心而不是牢骚满腹,保持耐心而不是玩物丧志,思考大湾区、对接大湾区,放弃社会内耗,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聚焦发展经济,藉助大湾区建设推动香港经济转型升级应该成为香港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
(讲者为香港紫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市湾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