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首位;50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为近年来最好成绩;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
日前,在省委深改委第八次会议上,省科技厅汇报了建立健全科研资源整合和统筹配置机制情况,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提升科研资源配置效率,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平流云给港珠澳大桥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张灏 摄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实施4批次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充分调动全社会科研资源协同攻关,花小钱办大事,磷酸氯喹、连花清瘟胶囊临床研究得到国家高度肯定,并纳入国家诊疗方案。
这只是广东推进科研资源整合与配置机制建设成效的一个方面。
据省科技厅介绍,广东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善粤港澳科研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快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改革创新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整合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助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上述六个方面改革举措,每一项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拱北海关珠海保健中心卫生检疫实验室副主任汪海波。
比如,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广东先后启动三批10家省实验室建设,截至2019年底,省实验室已聚集院士近200位,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近200个。
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方面,广东也有不少创新举措。比如,率先以部省联动方式实施“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构建起从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联合基金到省内联合基金等纵横联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资助体系。
为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广东深化省级创新券改革,首创“科技服务电商”新模式,实现“全国使用、广东兑付”,受惠科技型中小企业2060家。大力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9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2273亿元,同比增长超63%,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为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广东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珠江人才计划”累计引入八批238个创新创业团队及697名高层次人才,汇聚2200余名海内外人才来粤创新创业,目前全省拥有两院院士近90位。
关于下一步改革思路,省科技厅表示,将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破除科研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落实“三评”改革政策措施,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配置效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