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片区挂牌5年,GDP年均增长10.4%,南沙如何做到的?
“我们的生产基地遍布全球,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溯源体系让‘商品说话’,确保真品溯源,对我们维护知识产权帮助很大。”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供应链服务总监邹彤说。作为首批响应全球溯源体系的企业,其深切体会到南沙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带来的便利。
南沙蕉门河风光
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5周年,南沙累计形成6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196项在全市推广实施。
创新成果趋势图
创新成果分布图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南沙高起点谋划自贸试验区发展建设、全方位实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高标准优化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多维度推进与港澳规则对接,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推进现代滨海城市建设。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全面增强。2014至2019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由1026亿元提高至1683亿元,年均增长10.4%。当前,南沙正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建设,推动南沙“三区一中心”建设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南沙正深化自贸区改革,充分释放自贸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创新引领带动效能,加快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一口受理’窗口几个小时就能办完公司商事登记事宜。”作为广深港高铁开通后首批乘坐高铁来南沙注册公司的港澳创业青年之一,广州燕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家智为“南沙速度”点赞。
这是南沙制度创新的缩影。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资管理体制,比肩全球营商环境最优水平,南沙实施“一口受理6+X”企业开办模式,实现最快10分钟办理营业执照。在658项制度创新成果中,投资便利化改革占比达16%。
市民在南沙政务服务中心“刷脸”办事
营商环境模拟排名可一窥制度创新成效。《南沙区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2019年南沙区营商环境模拟世行排名为24名,比2018年上升5名。
3月9日,伴着机器轰鸣,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等59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签约项目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项目占比高达94.91%,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再掀热潮。
以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南沙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科学城,加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推动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崛起。在南沙,人们对小马智行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习以为常;广汽蔚来首辆新能源智能网联概念车面世;丰田第五生产线新能源汽车工厂加快建设……如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海洋经济、特色金融等创新型产业成为南沙新名片,协同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汽车码头
五年来,南沙自贸片区以开放倒逼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红利,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创新红利持续溢出,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2014至2019年,南沙地区注册企业由8400户增加到12.4万户,年均增长71.4%;实际利用外资由10.04亿美元提高至18.63亿美元,年均增长13.2%;累计引进172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长期跟踪服务南沙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去年,我们对南沙自贸片区五年来制度创新成果质量进行评估,综合评分为85.83分,处于较高水平,彰显出制度创新成果的高质量。”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江若尘说。
她建议,南沙自贸片区需要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工作向“更高、更宽、更深、更实”的方向发展,形成制度创新“加速度”。“要营造全社会协同创新、联动创新的良好氛围,吸引各类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围绕要素流通、配置、聚合,实现聚变,更好地发挥制度创新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引领南沙自贸片区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水平开放
提升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服务枢纽功能
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完成11877.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41.0万TEU。南沙港区成功开通5条国际班轮航线,净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3条。这是今年一季度广州港生产成绩单。
在疫情影响下,港口经营成绩单依旧可圈可点,这背后离不开南沙衔接国际通行规则,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努力。在贸易便利化改革方面,南沙累计形成180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0项为全国首创。
自贸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南沙自贸片区率先探索与港澳经贸规则对接,带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型开放,建立以推动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高铁飞驰、地铁穿行、高速路网四通八达……从上空俯瞰,庆盛综合交通枢纽雏型已显。这正是南沙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探索建立穗港建筑领域合作机制的体现。
广东自贸区首单艺术品文化报税展示业务在南沙启动
2月12日,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项目作为广州市首个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开展专业人士备案、试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和“分段报批”模式,带动香港优秀建筑人才参与南沙自贸片区开发建设。
深化与港澳合作创新,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形成41项创新成果,编制实施首批26条与港澳规则衔接工作清单,推出342项“湾区通办”事项。
目前,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深中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庆盛高铁站、南沙客运港班次增加。金融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全国首单船舶租赁资产跨境直接保理融资业务落地南沙。“该业务由境内银行直接对境外公司授信,提高了放款效率,打通了国内船舶租赁企业的境外业务融资通道,进一步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广州南沙开发区金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南沙累计落户金融和类金融企业6526家,比自贸区挂牌前增加52倍。累计完成134架飞机和64艘船舶租赁业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高品质建设
打造绿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
一桥飞架,连通湾区。4月2日,南沙大桥迎来建成通车一周年。这条粤港澳大湾区新动脉将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城市核心要素串珠成链,助推湾区经济发展。
南沙大桥
资源要素的快速流通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连通。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再提速,推动南沙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区域交通枢纽转变。
从广深港高铁到南沙大桥,南沙与周边区域的连通正越来越便利。“我们到深圳找材料、到香港找研发都很方便,交通便利了,港澳人才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信心更强了。”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先进材料研发部总监吕冬博士说。
交通更便利,公共服务也更优质。推动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南沙加快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执信中学(南沙校区)、广雅中学(南沙校区)等项目建设。加快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等建设,力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首期年底前交付使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打造大湾区医疗卫生新高地。
科技也在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治理和发展赋能。
在南沙海关通关现场,云从科技开发的“人脸识别+红外测温”一体机可实现体温异常人员筛选、人脸实时抓拍;在南沙凤凰大道,市民对于小马智行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已经习以为常;在南沙中心医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诊断中心,AI已经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小马智行无人驾驶汽车
AI赋能,南沙正推进医疗、教育、交通、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和共享,建设“AI+”新型智慧城市。
南沙推进城市管理更精细更智慧,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更宜居,加快建设绿色智慧宜居的广州城市副中心。
南沙明珠湾起步区是南沙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行区。这里绿地下沉、铺设透水砖,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南沙统筹考虑区内河涌、湖泊、湿地等‘大海绵’体系以及公建、小区、公园的‘小海绵’体系之间的关系,形成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并存、“大小海绵”互存的海绵建设模式。” 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河湖处负责人上官凯说。
从开放到更加开放,站在五周年新起点,南沙自贸片区将继续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领域加大差异化探索力度,彰显南沙自贸片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释放自贸区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创新引领带动效能,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