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区域核心优势加快大湾区建设?广东这样答复马化腾
7月29日,针对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出的《关于综合发挥区域核心优势,全面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答复国家发改委的会办意见函。其中提出,广东省将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地发挥大湾区开放门户优势和促进大湾区产业链全面升级,并打造人才高地和一流的营商环境。
1.
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在大湾区设立总部
会办意见指出,近年来,广东省特别是大湾区内地各市大力发挥区位、政策和市场环境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外向型港澳台企业进驻,为发展总部经济奠定了基础。
广东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加大政策鼓励和支持力度,发挥好“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门户作用。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广东将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为引领,大力推广复制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广“一照一码”改革,推行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推进口岸通关大数据建设,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标准相适应的制度规则。
同时,推动创新公共决策机制,扩大社会参与,逐步建立和完善大湾区政策协调机制,探讨成立社会参与的协调机构、联盟及沟通平台。
鼓励粤港澳三地工商界、学术界、行业协会建立多形式合作机制,促进三地民间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大湾区发展研究院和咨询会,深化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前瞻性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
2.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规划方案已初步形成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当前深圳市正在全力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发建设。深圳市已积极开展深方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科技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研究,经多轮修改完善并征求港方意见,已形成初步规划方案。合作区已规划建设深港协调创新中心、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基地三个创新载体,对合作区土地空间和建筑物权属进行了全面梳理。合作区已引进科研项目和平台63个,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签订战略合作协共建三个高端平台。
下一步,广东将充分融合和发挥粤港澳三地创新优势,更好积聚全球创新资源,高起点参与国际科技前沿合作与竞争,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创新载体;推动建立三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互通共享、跨境产学研协作、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深化三地协同创新,积极支持港澳科研力量参与在广东省实施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以及省内科技计划项目,共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未来竞争的技术先发优势。
3.
以沿江沿海沿线经济带为支撑促进发展
在引领和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协同合作发展方面,广东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珠江—西江干线航道为主通道,构建两广、连接东盟、通达港澳、辐射云贵、江海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强化产业合作对接,推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深化沿江生态合作,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
同时,广东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推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一区三园”建设,促进三省(区)产业梯度有序转移、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以及贸易、文化、旅游、人才、金融等多领域协同发展,办好泛珠区域高铁经济带建设工作现场会暨第四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
下一步,广东省将以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琼州海峡经济带等沿江沿海沿线经济带为支撑,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与周边省区协同发展。
4.
五方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广东推动三地发挥综合优势,积极构建以创新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
接下来,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广东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推进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同时,加快建设制造业高水平创新平台。全力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前三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创建工作,高标准筹建第四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新兴支柱产业的标志性重大项目落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兼并重组、颠覆性创新成果转化等。
推动智慧城市群建设。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流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积极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等领域深入应用,推动大湾区贸易便利。推进云计算在大湾区应用实践。
加强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合作与交流。举办“2019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等活动,深入研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展示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最新成果以及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成效,引导企业与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对接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集聚。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高地。加快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系列政策,更好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一流发展环境。
5.
加快出台广东实施细则打破人才流动“个税墙”
当前,广东正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搭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平台,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面实施“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制度,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
同时,深化高校合作对接,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南沙。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等高校落户大湾区内地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推动新机制、高起点筹办大湾区大学。
持续推出便利港澳居民来内地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取消港澳人员内地就业许可,将在内地(大陆)求职、工作的港澳台人员纳入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对象范围,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加强粤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青年实习计划,2018年共组织845名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7市实习,22名澳门青年在广州市实习。
下一步,广东将全面落实《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快建设“1+12+N”创业孵化基地体系,强化创业扶持政策供给,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扩大粤港澳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互认范围,探索开展粤港澳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推动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优化提升“珠江人才计划”、“特支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贯彻落实大湾区对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实施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快出台广东省实施细则,打破人才流动“个税墙”。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