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城市定位轮廓已现:广深要做核心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该如何推进?随着珠三角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陆续披露,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轮廓也逐渐清晰起来。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惠州、江门、肇庆等7个城市地方两会已经结束,已经披露的2019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广州、深圳:
发挥加强核心引擎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组成的城市群。
在内地城市中,广州和深圳是两个重点的核心城市,在其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核心引擎”这一词汇。
其中,广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架构,完善穗港、穗澳对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政务服务机制,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而深圳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牢牢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同样是“核心引擎”,广州和深圳2019年发展重点均锚定“创新”这一方向。广州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扭住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突破点,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则更多聚焦“制度创新”,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探索建立适应开放创新、融合“一国两制”优势的体制机制,争取在人员物资流动、职业资格准入、标准规则创新、新药品新器械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实现深港科研资金跨境使用,探索建设离岸创新基地。
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指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香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举措的集合,其目标为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涵盖多条主导路径。具体包括,构建新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要素资源便捷流动;培育新主体,培育国家级科研工程中心和高等院校,培育高研发投入的民营企业和科创型企业;拓展新空间,构筑科技创新走廊和科技产业带等。
大湾区
新的增长极在哪里?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诸多学者均表示,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可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那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哪些城市将会成为湾区内新的经济增长极呢?
自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经济飞速提升,但在珠三角内部,东西两岸发展一直不均衡,珠江西岸的经济总量远不及珠江东岸。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其有望成为撬动原有资源版图、经济格局的“杠杆”。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可使珠江西岸与港澳三地率先形成统一市场,提高三地的经济结合度,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面对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珠海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新珠海、新经济、新生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大湾区魅力之城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城市。
同样提出要成为大湾区新的增长极的还有惠州。惠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
融合路上交通先行
融合发展,必然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大湾区内部要素流动的便利化,这其中,推动交通规划建设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
张玉阁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大湾区建设的基本前提。其中,世界级空港群涉及空中航线的开拓,世界级海港群涉及远洋航线的整合;构建高通达性综合交通运输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打造通勤都会区将成为大湾区交通建设的重点,高铁、城轨、地铁的有机衔接成为重中之重;面向“泛珠三角”区域的公路大通道建设,城市间交通衔接,口岸通关便利化等将提上日程。此外,稳定安全的能源和水供应体系不可或缺,区域能源和供水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从多个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一大批交通项目已经开始筹建。其中,广州提出要推进3个国铁、7个城际轨道、13个地铁、6个综合交通枢纽、9个高速公路、6个城市快速路项目和一批市政工程建设;深圳提出,加快深圳机场第三跑道等规划建设,新增5个以上国际通航城市,加快建设一流的空港经济区,开通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加快深中通道等对外通道建设;惠州提出要推进千万级新干线机场建设,建成惠州机场新航站楼,力争开通国际口岸;东莞表示,虎门二桥5月1日前建成通车;江门则提出,2019年度安排交通大会战项目94项,投资175亿元,全面加快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站房和配套工程建设,力争2020年春节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